許多東西,小時候想不明看不穿,長大後重看同一事情,就有另一番體會。如舊書重讀會悟出年輕時想不通的道理、再聽老歌方會更懂得細味歌詞意思;我對芝加哥公牛前總經理卡勞斯(Jerry Krause)的評價也是一樣。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我是佐敦(Michael Jordan)的忠實球迷,是小時候想法較單純吧,再加上當年籃球資訊不如今天發達,還沒有那麼多場外新聞作比對分析,所有事情,都是偶像說了算;MJ討厭活塞我就討厭、他不喜歡的球員都是反派;那個他經常掛在嘴邊取笑嘲弄、不和得出面的胖子總經理,更是我心目中的頭號奸角。即使在許多年後的今天,MJ在紀錄片中依然半點不掩飾對卡勞斯的不滿。卡勞斯在佐敦受傷時嚴格限制他的出場時間、在沒有事先知會下將MJ好友奧克利(Charles Oakley)賣走、引入古高(Toni Kukoc)、把柏賓(Scottie Pippen)當交易籌碼、一早告知教練積遜(Phil Jackson)不獲續約;再加上MJ是球迷寵兒,幾句說話就能帶動風向。故此多年以來,卡勞斯總予人「與球員對着幹」之感。
以MJ的地位,自然有權任性。就讓我們抽離一點看看卡勞斯的交易操作。1987年,他沒有如MJ所願於新人選拔中挑選來自北卡的禾夫(Joe Wolf),卻在該屆得到柏賓和格蘭(Horace Grant);賣走奧克利,得到的是公牛首個三連霸時期的正選中鋒卡韋特(Bill Cartwright);教練積遜其實由他一手引入、古高加盟成第2次3連霸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管理公牛18年之間累積808場勝仗,比任何一支東岸球隊都要多。
事無完美,人無完人,正如絕頂聰明的MJ球技超群,都會在情緒牽動下對卡勞斯的評價稍欠公允。卡勞斯並非每個決定都完美無瑕,但肯定功大於過。男人遲熟,很多事情未到而立之年,難以體會,到活得再久一點,自會明白。卡勞斯是公牛王朝的創建人,卻被當成超級球星的對立者。在亂世之中敢當個力排眾議的「壞人」,有這種氣魄的人,不會太多。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