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任職警隊 陶輝妻fb貼《蘋果》記者相 記協斥恐嚇 或違禁制令藐視法庭

同任職警隊 陶輝妻fb貼《蘋果》記者相 
記協斥恐嚇 或違禁制令藐視法庭

【違規醜聞】
【本報訊】《蘋果》獨家揭發警務處助理處長陶輝及其警長妻子過去六年違法將牌照屋包裝成民宿出租,報道昨日凌晨刊登後,陶輝妻子隨即把社交網站賬戶頭像換成《蘋果》負責報道的小組組長的近照,有「我知你係邊個」的恐嚇意味。《蘋果》總編輯對事件表示憤怒,指此行為或違反《蘋果》去年取得的法庭禁制令,正徵詢法律意見,會研究採取法律行動。學者認為涉事行為或構成威嚇,目的是阻止記者報道真相。

任職警隊的陶輝妻子張雅詩昨在其fb賬戶頭像上貼出《蘋果》記者照片。記者照片經本報特別處理

《蘋果》由多個渠道確認,陶輝的妻子張雅詩亦在警隊任職,職級是警長,2014年與陶輝搬入碧水新村。兩人除了佔用現時的1號屋外,也不時在fb上的群組招租貼文,將同村的61A號屋包裝成民宿放租。

張雅詩用作招租的facebook賬戶,顯示的頭像原本是一個小女孩的近照,報道刊出兩個多小時後,卻換成《蘋果》一名採訪主任的相片。該名採訪主任有份參與是次揭露陶輝醜聞的系列報道,不過其名字從未在報道中署名出現,意味或有人由其他途徑得悉其身份、找到其相片,再更換成頭像;更換時間大約為昨日凌晨2時。

陶輝昨被傳媒追訪時未有正面回應問題,僅重申當局已展開調查。

范國威(右)等多名西貢區議員昨到陶輝居住的碧水新村1號牌照屋視察及搜集證據。

陶輝返家後一度外出放狗,狀甚輕鬆。

總編輯:擬採法律行動

除此之外,賬戶的名稱也由原本的「Sze Cheung(Sze Dover)」改為「Sze Cheung(Yoda)」,未知有何含意。

浸會大學高級講師呂秉權批評有關人士的做法幼稚,指其動機無論是欲作警告、洩憤或開玩笑,如令到負責報道的新聞工作者感到被威嚇,已構成打壓新聞自由。他又指,今次報道的主角涉及極高層警務人員,擁有的公權力更大,足以令人擔心對方是否欲帶出『我知你係邊個』等訊息,「令記者擔心今次係唔係只係第一步(警告)呢?唔知佢仲可以去到點樣。」

《蘋果日報》去年取得法庭禁制令,禁止任何人披露《蘋果》員工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職級及相片等。執業大律師黃宇逸表示,該份禁制令的內容非常廣闊,按字面理解,記者在公開領域上的相片也受保障。他認為若有人將fb頭像換為《蘋果》記者的近照,可能已經違反禁制令並構成民事藐視法庭,現時《蘋果》可選擇入稟法院要求裁決。他強調,民事藐視法庭是很特別的罪名,雖然屬民事罪名,但一旦罪成,法官可以判處監禁,而且沒有刑期上限。

《蘋果》總編輯羅偉光對事件表示憤怒,指報道中的兩名主角均為警務人員,其中一人的官階更高級至助理警務處長,絕對有能力運用職權把記者個人資料「起底」,甚至揭露其家人的私隱資料,換上記者頭像,恐嚇意圖明顯,「做法十分離譜。」

羅偉光強調,涉事賬戶的舉動或已違反法庭禁制令,正徵詢法律意見,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他促特區政府最高層依法辦事,嚴肅處理今次事件,指令警方立即停止所有對傳媒的威嚇行為。

壹工會回應指陶輝作為警隊高層,一言一行對警隊以至公眾有重要影響,應遵守法律,以身作則。壹傳媒在過去一周對陶輝的調查報道,全部有憑有據,亦獲相關政府部門證實,陶輝的確涉及違法行為。壹工會強調,警務人員作為合法管有武器和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在社交網站展示記者的個人照片,是低劣的施壓和恐嚇手段,試圖令涉事記者噤聲。工會認為記者作為第四權,受《基本法》保障享有新聞自由,應在免於恐懼的環境中工作。工會譴責任何威嚇記者的行為,呼籲掌握公權力人士,應三省吾身。

記協主席楊健興表示,該賬戶在報道刊登後突然換頭像,相信不是巧合,其舉動會對涉事記者構成心理壓力,「好似係想嚇你咁樣,會令記者感到不安」。他認為張雅詩身為公職人員,面對負面新聞時應具體回應新聞內容,而不是針對個別記者,「咁樣係幾差嘅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