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母企財困 康宏停售產品泰禾人壽爆信心危機

內地母企財困 康宏停售產品
泰禾人壽爆信心危機

【財經專題】內地上市民企泰禾集團財政轉差,遭評級機構穆迪下調評級至「Caa1」,其主席黃其森更一度被列入「失信名單」,市場質疑其同系公司泰禾投資旗下本港保險公司泰禾人壽的財政實力,最新連康宏亦出信禁旗下理財顧問出售該公司保單,變相斷泰禾人壽財路;大新銀行亦稱會檢討業務安排。

康宏已停售泰禾人壽產品,而大新銀行亦稱會檢討業務安排。

泰禾人壽:自主營運

本報獲康宏內部信件,提到泰禾系內公司財務轉差,雖然目前未有任何資訊顯示泰禾人壽財務穩定性有問題,基於慎重考慮,決定自4月29日起停售泰禾人壽產品,直至獨立第三方釐清泰禾人壽的情況為止,並提醒理財顧問要向已投保人士解釋泰禾人壽的財務情況。

康宏發言人回應指,不時會審視理財產品,以確保適合客戶需要,惟不會評論個別產品。業內人士指,康宏察覺泰禾集團財務狀況變差而有所警覺,繼而暫停銷售泰禾人壽產品。

泰禾人壽行政總裁余健南回覆本報查詢時指,下周將約見康宏高層,交代清楚公司在香港獨立自主營運、財務獨立、專業管理投資,與內地泰禾集團絕對分割,又強調公司受保監局及百慕達監管機構直接監管,公司管治符合監管機構法規,希望爭取康宏同意復售產品。

泰禾集團日前在深交所發公告指有意透過發新股從姊妹公司泰禾投資手上收購本地泰禾人壽,並指可以加強協同效應。泰禾已向母公司作出查詢,母公司已停止研究是次資產重組的可行性,並決定中止重組所涉及的收購方案。

去年新造保單逾17億

消息指,兩地法制不同,泰禾集團要促成收購泰禾人壽並非易事,需考慮對投保人權益是否有重大負面影響,或是收購計劃在短短數日胎死腹中的主因。據本報了解,近日保監局要求壽險公司由過去每周滙報償付能力充足率,改為每日滙報。

泰禾投資集團2017年以106億元向大新銀行收購壽險業務,並簽署獨家銷售協議。根據保監截至2019年數據顯示,泰禾人壽去年新造保單保費收入有17.3億元,涉及8,170份保單,當中3,135份屬供款少於5年的短單,經銀行、代理及經紀銷售佔比15.8%、73.1%及10.9%。管理層本周一(4月27日)指出,現時銀保銷售佔其保費收入比例超過一半。

保監局發言人指不會評論個別保險公司情況,僅指根據《保險業條例》及相關法規,獲授權保險公司必須備有充足的償付準備金,以保障投保人利益,又指當局一直密切監察保險公司的償付準備金水平,並要求保險公司定期滙報,以確保它們有充足的資本。

有不願具名獨立理財顧問指,泰禾人壽短期保單或大額產品較受歡迎,但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不少,「唔賣一間咪賣第二間,對銷售影響不大」。他又指,已向有投保的客戶解釋情況,客戶普遍不太擔心,並強調保單是一份合約,無論如何都會繼續生效,最差情況是公司被收購,客戶的保單會自動過渡至買家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