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貸減值提撥繼續是銀行股季績焦點,因疫情衝擊經濟,渣打集團(2888)今年首季減值按年大升11.3倍至9.56億美元,稅前法定盈利因而倒退29%至8.86億元(美元.下同),管理層雖沒像滙控(005)就最差假設的額外提撥作出評估,但指疫症影響全球經濟,很可能會導致進一步增撥。
重手提撥下,渣打股價績後一度急彈近8%,升穿40港元,收市仍升6.17%,報39.6港元。
財務總監賀方德在電話會議表示,難以量化疫情對集團未來財務表現的影響,但預期今年全年減值損失,將顯著高於以往數年,季內所作提撥已包括油價不明朗及個別企業客戶額外減值等因素,季內就本港減值提撥約1億元,故香港稅前基本盈利按年倒退17%至3.78億元。
市傳渣打是正申請破產的新加坡油企興隆集團債權銀行之一,季績顯示,集團旗下新加坡業務錄得1.15億元稅前基本虧損,信貸減值按年激增11.5倍至2.87億元,季末渣打油氣未償還貸款為210億元。
中銀經營溢利增2.6%
另一方面,因宏觀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中銀香港(2388)首季淨減值準備亦按年升1.27倍至5.83億港元,淨息差按年收窄6點子至1.61厘,但由於期內貸款錄得增長,故該行首季提撥前經營溢利按年升2.6%至112.16億港元,按季計更勁升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