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裁判官對揚刀刺女記者之男性暴徒,犯罪後光明磊落,慰問反送中之文革恐怖分子,擁有「高尚情操」,並強調「受過高等教育」之知識分子也「鮮有」,引起圍觀。
此判詞看點極多,其中呈現中國民間針對「受過高等教育」知識精英之歧視文化,如「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之名聯,啟發毛澤東主席領導工農,以「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之思想,扶植「低端人口」農民陳永貴、工人王洪文、賣菜婆李素文、半文盲馬小六、陳阿大等上位,將曾留學日本法國之周恩來為首的「知識分子」系統,張東蓀、潘光旦、老舍、傅雷等,個個鬥得自殺仆街,蔚為奇觀。
不過以市場學觀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若無法產生利潤,情操再高尚,也會出很大的問題。
香港國語片兩大導演:胡金銓和李翰祥,俱讀書淵博的高級知識分子,胡金銓情操高尚,拍電影有知識分子使命感,認為電影不但要歌頌忠義,呈現歷史,明代錦衣衛的制服、家居細節,必須符合歷史真實,花巨資於道具和服裝,還要追求意境,竹林裏竹葉間疏照的晨曦,光影裏一對男女吹簫,境界如禪如仙,結果拖垮了老闆,胡大導也鬱鬱早夭。
李翰祥不同。情迷風月慾艷小品,誨淫說騙,低級趣味。當胡金銓在讚嘆張大千潑墨式的晨光霧氣中俠女徐楓的側影是如何的東方英格烈褒曼,李翰祥卻用鏡頭狂嗅胡錦的玉足和猛舔恬妮的酥胸。但邵逸夫似乎「唔Buy」情操之高尚,只看票房之高開。
因「龍門客棧」成功,胡金銓拍了一部「天下第一」,講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病故之一段求藥僻史。戲中醫卜書畫、珮玉簪釵、歌舞禮樂、杯觥壼爵,件件要忠於歷史細節,片長三小時,銀幕上每一幕,都像新亞書院學報論文,戲院裏來嘆冷氣的修車師傅觀眾,半張着嘴巴睡着了。
及至「雙山」推出,我在東方戲院看「空山靈雨」,見到吳明才在林間趕路跟蹤,在一棵樹後鬼頭鬼腦張看,復踏碎步走往另一棵樹,共三分鐘:走兩步,河北木梆子配樂篤篤篤的兩聲;再走兩步,又篤篤篤。見此黑澤明加王維之意境,我淚流滿面之餘,看看手錶,心想:胡大師可能要出事了。
後來果然。所以,讀書人包括香港的法官,千萬不要被「高尚情操」這四個字害死。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