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300宗】
【本報訊】去年10月港府放寬按揭保險上限,湧入大量買家透過銀行承造高成數按揭,隨着武漢肺炎爆發,樓市下行壓力持續,差估署樓價指數一度連跌三個月,今年2月更按月大幅下跌1.5%,直至3月才略有回升至375.3。樓市持續下滑,導至部份買家紛紛跌入負資產界線,2020年首季負資產宗數按季大增兩倍,增加至384宗,是2016年第二季以來最多。
記者:李嘉俊
金管局昨日公佈,2020年第一季末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有384宗,比2019年第四季末的128宗,按季增幅兩倍,當中涉及的按揭貸款金額由2019年第四季末的7.64億元,增加至2020年第一季末的18.67億元,增加超過144%。
3月批出331億按揭貸款
本港樓市經過2018年底大跌市後,負資產數目一度於2018年第三季由零個案,一季間劇增至第四季的262宗。其後樓市反彈,負資產宗數逐漸減少,去年5月樓價創歷史新高,負資產宗數跌至只有一宗。其後隨即再度燃起中美貿易戰火,加上6月起反修例運動爆發,為樓市下行趨勢火上加油,負資產數量隨樓市下行逐漸增加。不過金管局強調,這些個案大部份為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少數涉及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但相關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而且僅涉及銀行提供並已知道為負資產的一按貸款,而並不涉及二按。
金管局亦表示3月份新申請貸款個案,較2月份按月增加52.6%至13,030宗。期內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較2月份增加40%至331億港元。當中涉及一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增加70%,二手增加32%。
中原按揭王美鳳稱今年首季樓價平均僅跌1%至2%,較去年高位平均下跌約8%,平均跌幅未超逾一成,但個別單位成交已由高位跌穿一成,加上九成按揭用家,普遍將保費加借入按揭額一併供款,連同保費總按揭成數約達92%至93%為主,才導致高成數按揭銀行職員個案,以及部份新造九成按揭的業主跌入負資產界線。
同日差估署亦公佈樓價指數,本港3月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止跌回升,結束3個月跌勢報375.3,較2月份373.7按月回升約0.43%,比去年5月時高位396.9則下跌5.4%。反而租金指數2月輕微止跌回穩後,未能停止跌勢浪潮,3月租金指數最終要按月下跌2%,跌至182點的近3年低位,比起去年9月歷史高位200.1,半年間急速回落9%。經濟學家關焯照指,由於本港超過六成業主所擁有的物業已經供款完畢,因此放售壓力不大,樓價難會有太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