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總委員子取代港蛙王戰亞運審計署轟港協選拔不公

泳總委員子取代港蛙王戰亞運
審計署轟港協選拔不公

【審計報告】
【本報訊】港協暨奧委會本年度獲民政局撥款4,060萬元資助,惟運作上屢惹爭議,其中遴選運動員參加國際賽,更多次被斥黑箱作業。審計署在最新一份審計報告中,審視了泳總委員之子吳欣鍵取代100米蛙泳排名全港第一的郭家輝,出戰第18屆亞運會的個案,直指港協暨奧委會在選拔運動員方面,有必要增加透明度,並改善上訴機制的公正性。
記者:鄭啟源 麥志榮

現時港協暨奧委會,在國際運動會中全權代表香港,各體育總會須向該會遴選委員會提名運動員加入港隊選拔。今次審計報告提到一宗涉及選拔港隊泳隊代表參加第18屆亞運會的個案。該項賽事共有21人獲體育總會提名,17人入圍,4人落選。不過入圍名單中,兩名運動員不符遴選準則卻能順利入圍。

審計署批評港協暨奧委會未能清晰地公佈所有遴選準則,透明度不足,未有充份討論有運動員不符遴選準則但又入圍的原因。審計署認為港協暨奧委會要改善公正性可參考外國,由獨立機構仲裁或向獨立專業人士尋求意見。

翻查資料,本報2018年曾報道在100米蛙泳排名全港第一的22歲游泳運動員郭家輝,被奧委會在無解釋的情況下否決港隊資格,最終由在初選資格不符、泳總委員吳旭光的兒子吳欣鍵取代出賽,資料脗合審計報告的個案。報告又列舉另一個案,指2016至2019年期間,港協暨奧委會接獲107宗針對某體育總會的投訴,內容關乎行政失當、缺乏申報利益衝突的程序、選拔運動員參加比賽的過程混亂,以及遴選不透明。資料顯示報告提及的體育總會為空手道總會,事件涉及教練鄧頌基與多名家長聯署投訴遴選不公。

運動禁藥檢測方面,現由2008年成立的禁藥委員會辦公室為運動員檢測。審計署發現禁藥辦公室去年未能成功檢測次數達69次,數字較前一年度大增35%。審計署抽查其中十宗,涉及六名運動員未能成功檢測個案。涉事六名運動員中,全部未被要求解釋失聯原因,與運動禁藥規定不符,最終亦只四人有檢測。

吳欣鍵

秘書處赤字大增55.5萬

審計署亦發現,港協暨奧委會秘書處由2014/2015至2018/2019年度均有赤字,赤字由2014/15年度的3.3萬元大增至2018/19年度58.8萬元,儲備早於2015/2016年度已耗盡,敦促民政局檢討港協暨奧委會持續出現赤字的情況。民政局稱,因應該會財政狀況,港府決定由2020/2021年度起大幅增加經常資助。審計報告又指港協暨奧委會董事會的出席率由2017年的83%下降至去年的76%。禁藥委員會出席率由2017年的91%下降至2019年的73%。61名成員更整年未出席任何會議。

浸大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審計報告對港協是一個提醒,又指港協及奧委會理應是兩個獨立的組織,互不干預運作,現在合二為一令事情複雜化,促港協與奧委會分家。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委員林卓廷指,港協選拔運動員制度不公,不少運動員敢怒而不敢言,他會要求帳委會公開聆訊徹查。港協暨奧委會昨日稱會採取適當措施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