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搖滾精神不死一樣,體育精神都不死。死的、或將會死的,只是早已泡沫化的商業體育部份。日前應電視台邀請,拍攝有關體育的宣傳片。訪問劈頭首個問題就是問我:可有想過……這世界突然沒有體育?我腦內的答案較婆媽,不管用,現在寫出來。
認真的。我真的認真想過;認真程度猶如真係見過Steve Jobs、現已無咗份job的高官那句名句的改版—我諗過,我真係諗過。我會問自己,甚麼是體育?
體育是五育,德、智、體、群、美這五育之一。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的體育呢?那是有觀眾的商業體育。甚麼是商業體育呢?商業體育是一門生意,是娛樂。因此,沒有體育的日子,並非真的沒有體育,只是沒有商業體育。根據已故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說,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我相信,這是因為體育的本質是一種教育—透過體能鍛煉與競技來培育自身修為。因此,體育實際上與我們常在。在沒有商業體育的日子,我覺得可惜,但沒甚麼大不了。世界不是末日。當然,我再次被迫體會到:假如份糧是我唯一收入的話,那我距離貧窮就只差一步(笑)。
然而在沒有商業體育的日子,我與體育反而走得更近。自三月起,我隔天便跑步。上月跑了幾乎一百公里,今個月單月跑了三個馬拉松的距離,近來加入衝跑訓練,今日將第一次穿上單車lock鞋學習踩車。我喜歡跑步,因為跑步是上氣不接下氣、也是尋覓節奏;是鍛煉、也是思考;是活在當下、也是抽離;是讓表象沉澱、也是讓智慧浮升。在沒有體育的日子,我的得着不比有體育時的少。
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