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小故事】呼吸科教授許樹昌估計口罩要戴到明年中,港人未敢鬆懈,本土口罩廠「香港口罩獅子山」快將投產,定位Level 2,標榜BFE99高濾性物料,正待美國ASTM F2100測試結果,足料背後一殼眼淚,創辦人之一Ulric透露全球口罩原材料炒賣嚴重:「特別是中國原材料供應商,他們答應有貨給你,一個價錢,但貨未運到你手,價錢已翻了兩三倍。」
對炒家而言,承諾兩個字太高貴,供應商比較貼地,原材料價高者得,「這個周而復始的現象導致整個生產線大受影響,最初是熔噴布,現在炒底面布、耳帶、鼻樑條。」記者沒想過一根鐵線也炒得起,他也直言失了預算,「香港人有個好處,答應了你就做得到,較少反價或不兌現;大陸賣給你的人本身也可能受騙,他才騙你。」
獅子山口罩只好忍受供應商獅子開大口,Ulric形容:「我們與很多廠商朋友一樣,日日在想究竟明天價位怎樣,頻密程度兩小時一個價,兩小時內不confirm order──匯款到對方戶口才算confirm──你不會有這批貨。現正在玩這個遊戲,等於你買股票。」
口罩最終都是港人使用,他促請政府擔當供應原材料的角色,「我們當然已經secure了一部份原料,但整個行業、地區以至全球都是在這狀態之下。」難得獅子山口罩仍能保持合理價格,預售價59元30個,全部獨立包裝,主要網上銷售,開售日期待定。
口罩機購自大陸,是最新第三代,能自動識別瑕疪。Ulric做廠多年,最後一份工作關於ISO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獅子山口罩班底都是該公司舊同事,「大家覺得要拿個心出來,幫到人之餘有少少回報,我覺得這件事好美麗。」
「我們與很多廠商朋友一樣,日日在想究竟明天價位怎樣,頻密程度兩小時一個價,現正在玩這個遊戲,等於你買股票。」
這個復仇者聯盟當中只有Kenny不是廠佬出身,卻是荃灣荃心藥房老闆,本報曾報道該店派口罩的義舉,據他看香港暫不缺口罩,只是基層買不起。疫情之前一盒口罩廿多塊錢,這裏賣卅多元,他說:「現在供貨商賺盡,你在出面看見一盒口罩賣180元,可能他是160多元給我,我們的利潤很少。」
老闆的道理簡單直接,街坊買不起口罩,他派;口罩質素有問題,他設廠自行生產,說:「我們做零售藥房的難處是,很難入到合規格、有保證的口罩,『理的』等大廠也不夠貨給我們,沒有100%信心可以賣給客人的口罩。」
市面上各種各樣口罩送到藥房,Kenny充當鑑證科,品質不行就彈鐘,只付開封那盒的價錢,因此曾與供貨商拌嘴,氣氛緊張,「3至4月我們退了20、30款口罩,品質不行又有,污糟邋遢又有;明明有logo印字,送到來沒有logo;一些有蟲;熔噴布很薄都有。」慎買慎賣,故此早前一、兩星期這店口罩缺貨。
一般藥房選擇有商標的,他解釋:「我們覺得logo難仿冒,但這是之前一段時間,現在有很多高仿,聽行家說訂大陸口罩你可以印任何logo,所以之後我們更沒信心入到有保證的口罩。」與其等合格口罩從天而降,不如靠自己,他夥拍親戚Ulric說幹便幹,「既然認識了一班朋友,一個團隊,不如自己生產,起碼有信心,有證書,自己放心買給客人。」
■記者陳勝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