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遊蹤】全羅南道 兩日一夜temple stay 脫困除煩自我寺中尋

【浪迹遊蹤】全羅南道 兩日一夜temple stay 脫困除煩自我寺中尋

【浪迹遊蹤】
現代社會五光十色,娛樂無窮,明明繁華得很,但偏偏我們心靈有時還是覺得空虛,熱鬧得孤寂。要走出這困局,惟有尋回自身。到韓國參加寺廟生活體驗,就是希望能夠抽離現實,重新學會和自己與大自然相處。結束隔離的日子,就走一趟temple stay之旅吧。

從首爾出發,花五小時來到全羅南道的華嚴寺,我開始兩日一夜寺院寄宿temple stay的體驗。全韓國超過130家寺廟都可參加temple stay,其中27家可用英文溝通,活動目的是希望人可放空自省,了解何謂真正的快樂。

華嚴寺是位於智異山的千年古剎,四周是山林、青空、溪流,人和大自然好接近。是的,韓國的寺廟一般都位於深山中,遠離俗世。來到華嚴寺的第一步,是要脫下華服,換一套樸實舒服的衣服。可以的話,最好就連妝容都抹掉,好更看清真實的自己。稍事休息,傍晚的時候,我們齊集大殿。覺皇殿是韓國最大規模的木建築,在這兒,我們跟僧侶一起跪拜禮佛。說實在,真的聽不明白僧人的誦經,可是內心,就是有一種平靜。

穿一身樸素衣服,打掃地方,清空煩惱。

謙卑跪拜 自省放下自大

禮佛後,法師領我們到另一大殿,仔細教導我們跪拜的正確方法。合十,下跪,頂禮,直至五體投地,這是人類最謙卑的姿勢。這樣的跪拜要做108次,因為佛家認為人有108種煩惱,六根生六塵,各又有三種,再歷三世,一共108種。每一次專心下跪,都是一次對自己的反思,都在消除一種煩惱。每一次跪拜的同時,都得串起一粒念珠。很多人以為,temple stay只是佛教徒的事,但不論你是任何宗教,這樣的跪拜都可令人自省,放下自大,學習謙卑。晚上9時,師傅們都就寢了,我們亦跟着大自然休息。

清晨4時,寺廟一天由四物之聲開始。四物之聲,蘊含對整個世界所有生命和平的祝福。法鼓,祈願地上所有的生命;梵鐘,祈願地獄的眾生;木魚,祈願水中的生物;雲板,祈願天空中飛翔的生命。一聲一響,都是對萬物的愛護。然後,大家又回到覺皇殿一起做早課禮佛。直至木魚聲響起,咚咚咚咚響遍全寺,到了吃飯的時間。

廟宇的飲食,不管是主持抑或信眾,大家吃的都一樣,眾生平等。食物不能有大蒜、葱、蕎頭、韭菜和洋葱這些會引起慾望的五辛。另外每一次取用的份量,都必須全部食光。

待僧侶取用膳食之後,我亦跟着取食,一樣只取需分量。吃飯的時間,保持默言,不交談,不東張西望。大家的天地,都只剩下面前的食物。專心致志,細細咀嚼,原來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味道和質感。原來米飯黏糯而彈牙,菜是爽脆多汁的,連一啖水,都特別甘甜。

石頭層層叠 心願交予大自然

飯後的時間,師傅帶我們行山。山大人小。師傅說,行山,得打開所有的感官:眼看、耳聽、鼻聞、雙手張開感受觸感,才會了解大自然。我還學韓國人,就地搭起幾顆石頭,一邊叠高一邊許願,將自己的心願交託大自然。

午後,寺廟的大師與參加者茶談。從前的寺廟很多都會自己種茶,喝茶成了日常。喝茶時,從大道理到瑣碎事,都可以向大師提問。於是我問師傅:「為甚麼很多壞人做壞事,但仍然可以生活得很好呢?」師傅答:「這些都是個人的功德和業,如果他們做了壞事,將來也一定會有報應的。」嗯嗯,真的要是這樣才好。

茶涼,日落。兩日一夜的temple stay到尾聲。又要回到熱鬧的大城市,雖然城市還是那樣,生活還是那樣,不過我有點不同了。

法鼓之聲早晚響起,祝福地上的眾生。

每一次跪拜的同時,都得串起一粒念珠。

和師傅茶談,了解佛家想法。

與僧人一起用膳,先由僧侶取食,之後才到我們。

寺廟飲食都是素食,不含五辛。

吃多少,取多少,不浪費食物。

108拜,每一次跪拜都是一次反思。

吃飯不說話,更懂得感激食物。

牆上貼着「默言」標語,吃飯要專心。

華嚴寺是位於智異山的千年古剎,以《華嚴經》而命名。

就地叠起幾顆石頭,一邊叠一邊許願。

跟師傅慢慢行山叠石,打開感官,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採訪:陳珠玉
攝影:陳可峰、雷禮康
鳴謝:韓國觀光公社、Temple St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