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沒有人會清楚知道,究竟在香港主權移交前後中國共產黨在香港安插了幾多它的人。這個說法當然也只是一種推論,但應當是合理的推論。北京要接收權力絕不會是1997年7月1日零時之後的事。那個過程有正式的一面,肯定也有非正規的一面。所以與其說是英國人在主權移交前埋下很多地雷,更合理的推論是說中共早就在香港社會埋下了各種計時炸彈,要在適當的時候引爆。
九七之後,從各個不同領域湧出一個又一個唯北京馬首是瞻的人物。在法律界、醫學界、社會服務界、教育界、警界、官場,都很容易聯想到一些名字。與其說他們是服務社會,不如說他們是為中央政府服務。
過去22年來發生的一連串事件,應該都讓人更難否定這種推想。有人不知是開玩笑還是認真地說,從林鄭2012年當上了政務司司長之後的表現,再看她成了特首後這幾年的一切,她很可能就是那種早被北京相中、培養,然後安插在政務官圈子裏的人物,到今天就要「報效國家」了!否則就很難解釋為甚麼一個在英國文官系統經幾十年培養出來的行政精英,會變得與政治打手完全沒有分別。
到了今天,就連理論上應該獨立及依從普通法系統行事的檢控官、甚至法官,都赤裸裸地雙重標準,暴露他們的政治意識形態,要毫不掩飾地配合當權政府的需要,要參與所謂止暴制亂。那位一直未表現過其專業能力的律政司司長就不用說了。過去兩年來她處理的工作,公眾都有眼見,法律界的看法也十分清楚。檢控政策已完全偏離規範,最近一年更要配合警察的胡作非為,濫控濫告。
去年在將軍澳行人隧道內連儂牆持刀斬人事件,犯案者之前在網上已公開了犯罪意圖,而行為也是極端兇殘,其中一位被害人差點性命不保,但檢控的罪名竟是蓄意傷人,而不是謀殺。相對而言,刺傷何君堯的,就被控以企圖謀殺。從犯案情節、意圖及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來看,這一種輕重倒置,顯然很難令人信服,但偏偏就是今天這個律政司司長的表現。過去一年,大量年輕被捕的示威人士,被濫打、濫捕、濫告的迹象明顯,有不少個都曾經帶着不輕的傷勢被帶上法庭,但除了沒有一個打傷他們的警務人員受到追究外,他們被控告的罪名動輒就是「暴亂」,顯示政府是將檢控作為政治迫害的工具。
令港人對法治信任崩潰
港人一直都把法律及法庭視為保障一國兩制及香港人基本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過去一年暴露出來的是法庭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對於警暴、對於濫用行政權力、對於扭曲檢控政策,法庭都難以主動做些甚麼。政府的胡作非為鑽盡體制空子,也大大挫敗了香港司法體系的完整性。但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將軍澳連儂牆那個判決中,令人有理由相信另一個計時炸彈又被引爆了。
一個完全蓄意、有計劃去導致有人嚴重受傷,令受害人差點性命不保,無論怎樣說,都沒理由得不到合理的法律制裁。律政司的檢控已明顯不公,但法庭仍進一步把這種行為合理化。受害人竟被法官視為火上加油令犯案者受到刺激;而犯案之後曾一度逃離香港的兇手,卻被法官形容為被犧牲者、情操高尚。這個案例、這位法官的言論,叫香港人以後還有甚麼理由相信香港仍是個法治社會?
今日的香港,就連對抗疫症傳播的種種臨時權力,都可被警方濫用來迫害黃店。顯然,特區政府及北京真的想盡快完成所謂止暴制亂工作,好讓北京全心去應對武漢肺炎後所面對的全球政治格局轉變,所以就連法院都要歸邊。是個別法官為了表忠不顧賣相也好,是有意引爆另一個早就埋下的計時炸彈也好,這樣發展下去就能令香港人放棄嗎?
當攞刀斬人可以被法官讚賞為人格高尚,彰顯這種「人格高尚」的例子只會變得層出不窮。這既可以是政府打壓的工具,是鼓勵更多人以同樣的「人格高尚」來向權勢表忠,但也可以變成其他人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以同樣的「人格高尚」來回應被權勢應許了的那一種「人格高尚」!但願在廟堂上的人可以好好評估一下,當一個抗爭運動去到人人都覺得不再有防線的時候,局面是可以如何具爆炸性,對香港社會又會是幾危險!「計時炸彈論」就如「地雷論」一樣,都只是推斷。這樣的檢控、這樣的判決、這樣的法庭宣示,會不會真的在香港埋下計時炸彈?但願這也只是另一個杞人憂天的推論!
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名譽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