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日公佈首季業績的滙控(005),早前停派股息引發佔股東四成比重的小投資者群情洶湧,集團股價年初至今插水逾三成半。消息指,滙控機構投資者及主要股東如大型保險公司,按市場計價後本身的投資收益表現,亦承受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剛公佈季績的平保(2318)便是其一。
投資界相信,這批佔比六成的機構股東,季度投資收益將因滙控「價跌失息」而受影響,並會就派息何時重光及股本回報率表現差等議題,向董事會背後發功陳情意見。
所謂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是按新會計準則要求,上市公司需就所持投資權益工具,據報告期內市價變動,將資產賬面值增減差額反映出來,主要透過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顯示。
帶來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平保現持滙控6.97%權益,是後者最大單一股東。消息透露,雖然滙控持股市值,只佔平保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總規模低於2%,但滙控股價下挫(年初至首季末跌27.5%),仍對平保首季總投資收益構成影響,因有關項目包含股息、債息收入及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元素。
截至3月底止三個月期間,平保總投資收益按年跌60.1%至259.31億人民幣,儘管平保季績沒單獨披露滙控因素影響,但消息稱,滙控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肯定包含其中」;滙控早前停派去年第四次股息及今年中期息與季息,亦持續對平保及其他機構股東的季度投資收益產生損害。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同意,「見到平保投資收益3月底損失明顯啲」,相信受到猶其是3月份滙控股價下挫影響,「的確很大機會拖累(機構投資者)股東張成績表交唔到功課」,很自然會向董事會施壓,包括何時重派股息。
即使滙控今次停派息決定是英國監管機構主導,但近幾年集團股本回報率欠佳是不爭事實,「呢方面機構投資者都會畀壓力佢哋」,以至重研遷冊決定,「平保一定想(滙控)搬返嚟香港」,惟遷冊牽涉太多持份者考慮及操作,單一股東難發揮全局影響。
平保發言人較早前回覆本報查詢指,滙控投資佔該公司總投資比例低於2%,平保更注重對滙控的長期投資;受疫情影響,平保首季壽險及健康新業務價值164.53億人幣,按年跌24%,淨利潤亦按年降42.7%。
消息指除平保外,滙控主要股東亦包括其他保險公司,如英國法通保險、英傑華及金融服務公司標準人壽安本集團等;面對滙控持續跌價及股息收入變零,這些機構承受本身股東及保單持有人壓力,關注相關投資如何改善及未來發展。
滙控主席杜嘉祺上周五在股東會再就股息表態,謂董事會將於宣佈2020年全年業績或之前,重新檢討派息政策。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