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油價暴瀉,近月不少散戶掃入三星標普高盛原油ER期貨ETF(下稱3175)望博油價反彈,但隨住原油價格曾史無前例跌至負數,3175價格兩月內狂插近八成;但離奇是,3175資產淨值(NAV)反由3月初的7,300萬元,上周四急增至41.2億元,飆55倍。背後原因是管理人三星資產瘋狂向主要參與者發行新股。
記者:李嘉茹
巧合的是,發行股數激增之時,3175沽空亦不尋常暴升,參與者主要為港資及外資券商,他們向三星「無上限」要求增發新股,然後可自行沽空,或借貨予客戶沽空,遂成3175股價暴瀉、卻從中獲利的幕後大贏家。
3175為一隻以標普高盛原油額外回報指數(下稱指數)作指標,以跟蹤紐約期油表現的股票投資產品。如油價急跌,3175亦會跟隨下滑。3月初,紐約期油跌至40美元,3175當時股價亦徘徊10元,發行股數當時約750萬股,資產淨值不足8,000萬元。翻查彭博數據,3175年初股數徘徊在400萬至650萬水平之間;直到3月俄羅斯與沙地阿拉伯開打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其發行股數開始直線上升。
空軍短炒兩日賺逾5億
隨住原油價不斷下跌,3175開始大額增發基金單位,到3月20日,單日新增4,000萬個單位,令總發行股數突破1億股;當時股價已跌至不足6元,惟股份急增令資產淨值增至逾5億元。上周二油價見負數,3175單日新增5億股,當日晚上11點3175亦出通告,突修改轉倉條款。至上周四更超過21億股,市值諷刺地突破50億元新高。
在增設基金單位的同時,市場有一班淡友洞悉先機沽空3175。彭博數據顯示,由3月2日至4月23日期間,3175沽空股數由50萬股,大增數十倍至逾億股;當中最誇張的是,3175上周一沽空股份曾高達2.7億股,涉及金額逾10億元,當日沽空額佔總成交超過一半,當日股價收報近4元,兩日後股價已插水一半。這批空軍短炒兩日即賺超過5億元,算是3175終極大贏家。
到底市場上何解有如此多貨源給予「有心人」做淡,借貨的貨源是否無限供應?事實上,3175屬開放型基金,每日均可增設和贖回基金單位,但只限於一級市場的參與交易商、機構投資者及莊家;散戶只可參與二級市場,即以市價在交易所內買賣。
本地券商僅借貨予熟客
根據3175增設及贖回機制,包括招商證券、大摩、國泰君安、聯昌證券、海通國際、輝立證券、野村國際、ABN、中信里昂、勤豐及德意志共11家參與交易商,會根據莊家、機構投資者要求,又或者按二級市場需求,向三星按當日資產淨值價格,透過現金或相關一籃子證券,增設或贖回基金單位,以25萬股的倍數為單位。
記者以客戶身份向兩間參與交易的本地券商查詢借貨沽空情況,其中一間稱最多只可借70萬股,因3175近期波動,所以增加孖展保證金,投資者須先付150%按金,有別於平時沽空普通股票的100%按金,息率P加3厘(約8.25厘)。
另外一間則表明,3175可借貨股份約數百萬股,惟僅提供予熟客,息率亦約8厘水平。本報曾向海通、輝立及聯昌就3175增發及借貨沽空提出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三星發言人表示,發行商雖有權拒絕增設或贖回申請,但普遍不會這樣做,而3175亦沒有流通股數上限。發言人續稱,當資金規模越大,基金開支比率便會越低,在投資者角度,投資成本減少;然而鑑於近期市況波動,發言人稱已不會主動着投資者買入。
三星:架構與其他ETF無異
3175目前每年管理費為資產淨值的0.65%,另加0.12%受託人費。另回應沽空指莊家提供市場流通量,如在交易期間持有的股數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莊家會先沽空維持流通量,在當天限時前通過證券參與商向發行人申購,因此基金規模相應增加,指這個架構與其他香港上市ETF無異。
除3175外,全球最大的美國石油指數基金(USO)亦出現同樣情況。雖然基金價格向下沉,但資金持續流入,基金管理總資產不斷攀升,一度升至4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周三USO更因觸發流通股數上限而停發新股,現正待美國證監會(SEC)批准,變相暫時成為封閉式基金,但不影響贖回交易。USO淡倉在2月27日至4月21日間,升近3倍至4,946萬股。按上周四收市價計,淡友可獲利2.9億美元,扣除利息後相當於110%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