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係叫你訂閱 - 畢明

唔係叫你訂閱 - 畢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北島。

詩人錯了。高尚是卑鄙者的菜刀。

在家,我左手拿着菜刀,右手握緊麵包刀,企圖奮力找出到底是左手高尚些,還是右手更有情操。

事實是你扣不扣好安全帶,香港都會變成一個卑鄙者通行無忌的城市。Over many dead values。別摸底,別以為見了底博反彈,是無底的,醒吧。

好的制度讓壞人做不了壞事,壞的制度讓好人做不了好事。當你費盡心思想把制度弄好、完善,卻忘了壞人可以破壞好的制度。遊戲規則有用,先要雙方都守。三權分立,以法限權,什麼都好制度都可以失效,世上無難事,只要「監硬嚟」。

跟魔鬼立盟,還幻想對方會守約,是太天真。可恨魔鬼會扮人,尾巴也懂得藏緊。

政權披着的人皮脫落得七七八八,𢱑爛面皮不要臉了,還剩什麼可以守,還可以怎麼守?而且一定要守。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就使用不同新聞媒體的習慣進行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印刷版、網上版還是移動版(App),《蘋果日報》讀者的佔有率都是業界中的No.1,總體閱讀率更佔54.7%。」是昨天的新聞。

無論是印刷版、網上版還是移動版,讀者的佔有率都是業界中的No.1《蘋果日報》,冇廣告。是反常的,是反智的,是違反商業公義的。

很多人說《蘋果》的本業有問題,當然有問題,很有問題,又老化,也因循,有原罪,不容否認,必須求變,但未至於廣告凋零。是很恐怖的,冇疫情條街點會冇人?

別擔心,我不是叫你訂閱。

4月12日我在本欄問「如果香港再沒有《蘋果》……」,一問大家心知肚明,香港新聞生態會有多樣衰。一問真香港人已不用你hard sell,自己香港自己救不必硬銷。但媒體生存,訂閱之外,更重要是廣告收入。

廣告商們,廣告人們,用你們的方法落廣告吧。一定有方法的。是守衛第四權的問題。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已經是扮人的喪屍,連傳媒監察功能都玩完,就是大媽一統天下的高尚情操萬歲了。諗起都打冷震。

一定有客戶真的合用的。那不單單是量,還是質,《蘋果》讀者和一般網上的紛雜大眾,很多KOL、YouTuber的收視不一樣,許多年來,《蘋果》的核心收視,仍然是消費能力高的quality eyeballs,是有市場調查數據支持的,不是吹的。

我知,今時今日,出廣告要跑數,要追ROI,要知道廣告回報表現,很少品牌講求建立形象,很少做print了,電子廣告才有數可對。但地鐵站廣告都是print、巴士站廣告都是print,長做長有,找些方法,移少少廣告費過來吧。你們懂得的。(都有品牌要形象,單是促銷不強化形象銷不到幾多,你們都知道的)

難得地,大疫當前,我們不過是留家,便可以出一分力拯救世界;如今,廣告商廣告人,尤其是媒介部的同業,你們只要做平常做的事,便可以「在歷史時刻鄧寇克」,在危急存亡之秋,救救689發夢也想整死的宿敵,抵玩啦。

路是人行出來的。不行,才會沒路。

大企業以外,中小企,小小企,都可以找方法找原因落廣告在《蘋果》,「讀者的佔有率是業界中的No.1」,是有真實宣傳成效的。大廣告公司、中小agencies,創作有成效的廣告、有成效的media buy,善用《蘋果》可以為你們建立的形象、可以帶來的商機吧。香港人一定會記得你的。

就算你是個人,你有話說,一樣可以廣告落《蘋果》。Dunkirk冇話船小就別去救人。小單位的合體連線,行有餘力的獨力,敢嘗試,沒有什麼死局破不了,從來是創作人相信的事。

《蘋果》的廣告制度也要變靈活,讓不同人可以走位,配合不同單位都可以成為你的廣告收入。如果舊的廣告制度收不了多少廣告,收不夠廣告,破舊吧。

《蘋果》要存活,不單靠訂閱。從今起,好好想想如何廣告落《蘋果》,印刷版電子版都是。

因為我不接受菜刀和斬人成為高尚,成為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