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由前港隊代表丘建威第一身跟大家回顧香港球壇點滴。】
上星期提到今年年初事隔17載後終考獲A級足球教練牌照,實現多年夢想。我幸運地從小開始已經得到正規足球訓練培訓,曾接受多個教練的細心指導,獲得很多寶貴的足球知識,所以退休前早已決心投考足球教練牌照,希望可以將球場累積的回饋培育香港青少年。
能夠看到一班天真無邪的小朋友踢足球,令我勾起不少回憶之餘,在一步一步地見證到他們的成長也令我得到無比的滿足感。無奈,滿足感在此時此刻無法令香港一班足球教練得到溫飽。
個人認識不少足球教練及球員,在這個疫情下依然顯示出自強不息的精神,鬥心也相當旺盛,大多數都不希望依靠政府資助。奈何疫情來得太過突然,沒有工作的情況亦已經持續了幾個月,難免大家對前景有所動搖。
可在線上與學生作互動
香港各中小學的足球校隊,基本上都是向外聘請專業足球教練。我知道各位教練都有一定的危機感,因為當一位學校的足球教練,雖然在校際比賽前及賽季進行時會忙到喘不過氣,但同時也隨着學校的節日、公眾假期、考試或因惡劣天氣影響下而沒法上堂,所以已作好心理準備收入未必會十分穩定。
足球教練大致分為全職球隊教練及青訓教練。全職球隊教練正如港超聯球隊教練,跟全世界的教練領隊一樣,沒有甚麼太大保障,成績好壞都有機會被炒,加上如球會方針,老闆會否「閂水喉」等太多的未知因素影響下,要有一定危機感才可。
另一種就是青訓教練,他們通常執教大球會的青年軍、學校校隊、地區青訓班及兒童足球興趣班等。
規模比較大型的足球學校會有固定的教練班底,以月薪出糧兼工作量偏高,收入就較穩定亦受勞工法例保障,包括強積金等,至於兼職青訓足球教練雖然名義上是兼職,但工作也會盡量編排得較密才可維生。
部份學校最近也推行了足球線上教學。明白跟親身在球場上上堂是截然不同,但總算聊勝於無。雖然收入方面會跟以往相差甚遠,但個人認為各足球教練也可以嘗試以線上形式繼續跟學生作互動,希望有關方面可以放寬一些線上教學的教學費支出,令一班足球教練能夠起碼「搵到兩餐」。
疫情騰出更多親子時間
相信大家也知道部份足球教練為生計,暫時只能夠轉行如送外賣等賺取金錢。不過我有信心,我們一班教練定能衝過黑暗。經過今次武肺後,個人提議香港的足球教練要一起想想未來再次遇到這種逆境下要作出甚麼應對方案。成立一個得到政府認可的工會可行嗎?教練工會會員也會如零售業等其他行業一樣得到相等援助嗎?
以往我的工作比較忙碌,但這段抗疫時期令我多了時間跟家人相處,得到更多親子時間。工作方面因要作出線上教學而需要不斷增值,要積極學習更多有關拍攝、儀器配套及場地規限等知識。最後我寄望香港所有教練要繼續自強不息共度難關,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