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成為持牌足球教練其實途徑不多,在港是要報讀足總不同級別的教練課程,並從最低級的草根足球教練或D級教練開始,拾級而上,而港超聯球會主教練就需要有亞洲足協的A級教練牌照。
足總目前有六種教練,最初級為草根足球教練,之後是D、C、B及A級,再上一級便是職業級(Pro)牌照,而本地目前只有朱志光、陳婉婷、陳淑芝及黃若玲等少數教練持職業級,而此牌課程時間長,且要不斷實習,因香港未有足夠條件開辦此級別,故教練必須到海外參加,故費用高達六位數字,且要與不少教練爭位,要成為職業級有相當難度。
過往足總的教練班課程主要是跟隨亞洲足協,近年D及C級教練就依足總的教練課程。A及B牌教練牌照則需參照亞洲足協的教練課程內容,故這兩個級別的教練牌照,仍可名為亞洲足協A及B級教練。
不同級別教練可執教不同球隊,當中草根足球教練及D級教練可帶領學校及青少年足球培訓;地區青訓教練最低要求是C級,而B級可在職業球會擔任助教,A級則可成港超聯球隊的主教練,而持有職業級牌照的教練,則符合帶領中超及亞冠盃參賽球隊的資格。
本地不少名教練如郭家明、曾偉忠、陳曉明,以及女子教練陳淑芝及黃若玲等已是亞洲足協的教練導師,除可在香港的教練課程執教,也獲亞洲足協派到不同地方授課。據本地資深教練指,持一般教練證書已有望執教校隊,因獲聘與否主要視乎學校對教練的要求,如學校希望聘請一名前職業球員執教,就算只有初階教練牌照也有望獲聘。
記者:曾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