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由美國移居本港的外籍教師,熱衷發掘戰時物資,每逢周末帶同金屬探測器上山尋寶,昨早在疫情下帶同金屬探測器到跑馬地黃泥涌峽道一處山坡,發現一批生銹子彈及迫擊炮組件,報警通知爆炸品處理課到場檢查,初步相信為二戰時留下的火藥武器,已撿走化驗。
掘出二戰軍用物資的43歲美國人Timothy Rankin,報稱任職教師,他指祖父為二次大戰士兵,自幼對相關軍事資訊感興趣,一年前移居來港工作,每星期行山一次,並攜同一個由外國網站購入、售價約300美元(折合約2,340港元)的金屬探測器上山尋寶。
攜金屬探測器巡黃泥涌峽
昨早7時許,他步至黃泥涌峽道近埃索油站對上180米的一道山坡,探測器不斷鳴響,於是用鏟翻起泥土察看,未幾發現數十發生銹子彈,立即報警。警方隨即趕至封鎖現場,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其後到場調查,並在現場發現約一公斤二戰時期彈藥,包括30發子彈及一些迫擊炮彈組件,撿走調查,成為Timothy來港後首次發現的火藥武器。
資料顯示,黃泥涌峽曾為太平洋戰爭的戰場之一。1941年12月19日,香港守軍與日軍交戰,大約有450名士兵陣亡,成為戰事爆發以來單日最高傷亡數字,大部份將士死於黃泥涌峽,日軍則有超過600人死傷,雙方均傷亡慘重。
■記者張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