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教室:世青落敗 前途「疫」轉潘啟情誓打破厄運

體壇教室:世青落敗 前途「疫」轉
潘啟情誓打破厄運

一年前的母親節,會展上演拳擊世界青年冠軍爭奪戰,香港代表潘啟情(Raymond)與中國的李翔激戰12回合後落敗。這場敗仗,潘啟情不只輸了腰帶,也輸了一條較安穩的前路。不過,這位24歲拳手不會因此倒下,在「疫」境下更要自強。
記者/攝影:禤家民

潘啟情的拳擊路像坐過山車,曾被拳館勸退,之後找到伯樂,成為曹星如師弟,跟着師兄比賽,到曹星如離開拳館後,比賽機會大減,苦等多時後終在修頓首擔大旗,去年更在主場挑戰WBO輕蠅量級世界青年冠軍金腰帶,但對李翔一戰最終落敗,拳擊路可算跌到谷底。Raymond不只世青冠軍夢碎,前路也變得崎嶇,訓練量開始減少,也看不到再比賽的機會,回想當時的心情,Raymond說:「那段時間有好多低潮,好多心理上的問題沒處理好。輸了後像全個世界都塌下來,失落情緒困擾了自己。」在那場比賽後大約半年,Raymond終於也跟曹星如一樣,離開這間令他成名的拳館。

潘啟情(左)去年不敵中國的李翔,挑戰世青冠軍失敗。 資料圖片

潘啟情(左)與曹星如在同一拳館出道,惟兩人已先後離開。 資料圖片

轉拳館邊教拳謀生

離開,其實可能是唯一選擇,「當時連訓練都開始減少,似乎再沒辦法接受職業拳擊訓練,我就想不如去其他地方,教拳收入會高點,又可以保持訓練,找教練幫自己。拳擊運動員最重要是訓練,當一個地方沒辦法得到好的訓練與比賽機會,我覺得要去一個新地方。」去年的那場世青冠軍賽是Raymond拳擊路上的一大轉捩點,如果贏了,之後的路會如何?Raymond曾經想像過無數次,「可能好多事都會很不一樣,路會順一點,訓練不用減,不用轉教練。但如果贏了,其實對拳館與贊助商來說,可能分別不大。」

無論如何,賽果已無法改變,Raymond也在新拳館重新出發,繼續教拳,繼續練拳。再想想那段低潮,Raymond已經放開了,「轉到新拳館後,最大轉變是我釋懷了。」新的拳館,新的生活,Raymond再次一邊教拳,一邊練拳,本來上月有到泰國比賽的機會,卻受到阻力落空,「以香港拳手身份出戰職業拳擊比賽,要得到香港職業拳擊協會批准。」這個協會的主席,正是Raymond的前推廣人劉志遠,Raymond續說:「好難處理,是處理不了,我現在的老闆找過他都找不到,所以我要繼續打職業拳擊難度好高。」若一直未能得到回覆,Raymond想續戰職業拳擊,可能就只有轉國籍一個辦法。

或轉業餘望為港爭光

曹星如轉戰業餘拳擊,向奧運進發,Raymond也不排除自己會轉戰業餘,「如果職業拳擊已沒希望,業餘也是一個渠道。在香港打拳的都是因為喜愛,有多少人會賺大錢,能像美韋達?我都想為自己、為香港做點事,爭取更大榮譽,奧運是條出路,但打法要再好好適應。」不過,Raymond未言放棄,為延續職業拳擊生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