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反送中運動由最初反對《逃犯條例》演變成追究警暴等訴求,美國國際民主研究院的報告批評港府一直漠視訴求,甚至依賴警隊平息政治風波,終釀警暴並引發國際譴責。
警暴是整場抗爭運動的關注點之一,報告揭示港府與中共政府不但沒有直接與抗爭者對話,反而期望利用警察「解決」問題,其後更進一步加劇港人抗議決心,成為抗爭活動的主軸。
關注控罪超出事實
報告指出,針對警方的指控罄竹難書,令人不安。例如有個別警員使用過度武力逮捕示威者,即使示威者已被制服,仍用警棍打他們。有少數令人憂心的案件更包括警員使用實彈或將武器瞄準抗爭者,威脅要開槍射擊。
警暴不限於抗爭現場,被捕後仍持續。報告引述一名辯護律師估計,多達75%至85%的被捕人士都有身體被虐待的迹象。律師又指,警方經常千方百計阻止被捕人士與他們見面,又要求被捕人士簽署對他們不利的文件。
研究人員接觸了多名辯護律師,他們關注檢控官所提出的控罪,認為超出案件的事實。報告引述資深大律師戴啟思指出,在目前高度政治化的環境中,稍為破壞和平,亦可能被升級至控告暴動罪。有很多人擔心對抗爭者控告較嚴重罪名的目的是殺一儆百。大量人士被捕亦為司法系統增加負擔,報告認為罪名較輕或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盡快撤控,其他抗爭者亦應朝特赦方向處理。
警方回應稱與示威人士並非對立,如市民能以和平、合法、有秩序形式進行公眾活動,警方毋須使用武力;稱警方一直恪守武力使用守則,警務人員只會在需要時才會使用適當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