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拖累首季數據 私樓施工跌78%運房局反調高未來供應至9.5萬伙

武肺拖累首季數據 私樓施工跌78%
運房局反調高未來供應至9.5萬伙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拖累全球經濟活動,連本港私人住宅施工量都受影響,創2017年第三季以來低位;2020年首季施工量僅900伙,按季大跌77.5%,按年亦大跌逾六成。雖然施工量大跌,但運房局反而調高未來三至四年房屋供應量至9.5萬伙,比去年調高2,000伙,結束連續七季不變的數字,屬近兩年新高。

記者:李嘉俊

運房局公佈2020年首季私人住宅施工量涉900伙,比上季4,000伙下跌77.5%,比去年首季2,300伙大跌60.8%,創2017年第三季以來低位。

至於私人住宅落成量則有所回升,按季上升兩成至4,200伙,按年更大升逾三倍。同時,運房局亦調高未來三至四年房屋供應量至9.5萬伙,比去年調高2,000伙,結束連續七季不變的數字,屬近兩年新高。

預期納米樓單位減少

萊坊林浩文指受肺炎疫情影響,雖然首季施工量僅900伙,按季大跌77.5%,但與預期數字相若。預計未來仍然會受疫情或社會運動因素影響,年內施工量、落成量及住宅供應都難以達標;不過由於經濟不景,並不會大幅推高樓價。

目前本港疫情逐漸受控,只要保持現時情況一至兩周,相信發展商會重啟推盤步伐,但相應亦會減慢速度,「重價不重量」;主力中小型單位及民生盤為主,並估計發展商會減建「納米樓」,預期兩至三年後這類單位會減少。

Q房網香港陳坤興亦指,目前市場上已落成而仍未售出的新盤單位仍維持於10,000伙水平,有關數字已連續一年維持不變。

加上受疫情影響下,整體失業率持續攀升,經濟衰退情況或會持續一段時間,發展商吸納土地儲備的步伐亦會減慢,新近發展商透過補地價或換地來增加土地已顯著減少,相信未來新增批出土地或會減少。

不過陳坤興認為,隨着疫情回復平穩,相信發展商亦會即時重啟推盤步伐,大型新盤銷售加快下,相信本季一手銷售勢必回升,未來一手市場的潛在供應或會再次回落。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亦認同疫情只是表面近因,認為施工量近年一直處於比較低的水平,根本原因仍然是土地供應不足,發展商覓地建屋出現困難。

每年實際供應或僅萬多伙

即使港府提高未來三至四年住宅供應2,000伙,但是近年私人住宅落成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發展商毋須急於推出新盤,亦不會一次過推出單位;因此雖然政府提高供應目標,但每年實際供應量實質可能仍然只有一萬多伙,供應難以滿足港人置業需求,相信樓價仍然「硬淨」。

至於利嘉閣陳海潮則認為,預料由於過去一段時間,因一手銷情轉淡而積壓的新盤貨尾,或建築中但已預售的單位減少導致調高潛在供應;因此9.5萬伙的數字,未能實質反映潛在供應量明顯增加,相信只屬因應疫情市況而出現的滯後因素,對未來整體私樓供應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