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奇怪的學期,將在下周完結,要上最後一課了。我形容網上上堂是「黑暗中對話」,全班幾十位同學各佔一個小方格,但只有我開着鏡頭,漆黑的背景顏色中,我只見到一個個英文名字,比較慷慨的學生會放一張照片,僅此而已。我對着這個畫面,兩個月來自言自語,要有很大的想像力,才能自覺在互動。
點名要他們回應,他們會開咪說話,或者在聊天室留言,那已是很大的鼓舞。我跟學生說,將來在校園遇上,一定要跟我打招呼,自報姓名,因只有他們認得我,我會當他們是陌路人。
咬緊牙關熬過去,盼望下學年九月開學回復正常。但歐美疫情不穩,那邊的大學才是「倒瀉籮蟹」。正值國際生錄取期,有幾多學生夠膽在此時此刻下注入讀,連名牌大學都沒把握。
中國大陸學生是英國大學最重要的生源,英國政府抗疫不力,當地又傳出歧視華人的消息,大陸學生卻步,對大學的財政是極沉重的打擊。一些大學已率先裁員,減低成本準備過緊日子。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更宣布,把25%課程搬上網,一年級新鮮人在九月入學便要網上上課,一些課程更是「全網上」,用以吸納國際學生。
所謂留學,原來是留在睡房對着電腦,這是怎樣一種學習經歷?幾十萬一年學費,到底換來什麼?杜倫大學的建議引來各方批評,幾天後撤回,但九月能否如常開課,實在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