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美正為應付疫情疲於奔命,北京遽然出招。
過去一個多星期,兩辦發動批鬥並威脅DQ刑告郭榮鏗、藉「國家安全日」催促23條立法、中聯辦自行釋法22條、4.18大搜捕、政制局就兩辦角色連環出稿打倒昨日的我,還要聶德權道歉收場,港澳辦罕有一口氣三稿發炮,林鄭政府連換五局長。政治一日太長,現在卻是一下子把需要幾年時間醞釀部署的fast forward,以為可以殺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幾年香港人早已看清楚,九七初年相對寬鬆不干預固然是上世紀的南柯一夢,2003年後收緊對港政策開展溫水煮蛙逐步蠶食,到習近平上場後已逐漸失去耐性,現在只是正式宣告全速落實「全面管治」罷了。
由一國兩制到一國一制,由人大釋法到西環釋法,由港人治港到全面管治,由三權分立到三權合作,由公務員政治中立、文官制度到政治效忠、陰乾AO武官上場。北京撕破了面,只是從政制局彈出彈入尷尬道歉的結果看來,這場北京透過兩辦忽然「激活監督權」的戲碼,已完全架空林鄭政府,以致連基本統一口徑的工夫也沒有做,結果措手不及的反而是特區政府那些高官。
行政這一塊換人後基本上是進階版北京傀儡。近期兩辦明目張膽干預議會運作,連番動作劍指九月選舉更是路人皆見。至於司法,《路透社》上周引述資深法官表達對北京干預香港法院的憂慮,已是最含蓄的說法。但北京指派下來的任務,除了整肅公務員隊、搞定選舉、23條立法之外,估計下一波就是教育和傳媒了。
反送中掀起的社會運動年輕人奮力抗爭,去年底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港決策明言要「完善教育制度,正視國民教育缺失」,因此教育界必成控制整治的對象。至於傳媒,近期針對香港電台的攻勢可見一斑。(趁機硬銷一句,這個時候更需要大家支持《蘋果》。)
全球正為疫後政經新秩序籌謀盤算,習近平面對內外壓力,急不及待要一次過搞定香港。但還是那一句,北京徹底攤牌露出真面目我們其實不意外,23年來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而是香港人。
釋法、白皮書、DQ、修改議事規則,拘控佔中搞手及年輕人、強推送中、縱容警暴、暴動罪蒙面法……北京越是打壓,香港人的身份意識認同越強,越是反抗到底。六年前傘運如是,去年初夏一路走來如是:街頭多少次黑衣如海、槍林彈雨;議會選舉選民排長龍踢走保皇建制的奇蹟;國際戰線的漂亮勝仗。
面對刻下局面,如果還有一個理由讓我們可以堅持下去的,那肯定不是對政權的幻想,而是香港人展現的身份自覺,還有那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魄。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