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轉緩,政情轉急,唯恐港人不死。卻難免衍生疑竇:一幕幕雷厲風行手段,為何來得這麼遲?似乎要等Montblanc(萬寶龍)、樂小姐(樂易玲)兩位大人上任親自構思。港官和建制派議員一個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多年來沒啥出謀畫策,果然酒囊飯袋嗎?
錯了,酒囊飯袋總算技術活,孟嘗君門下三千,養的也是食客。知道幾時應該少說話多食飯,乃業界生存第一守則。這世上,要發明新科技就難,要發明新的整人方法還不容易?你以為那班「專業人士」想不出嗎?可惜,想得出,都估不到真能做。
朋友,突然搬龍門、動搖集會自由、拘捕首席御用大狀──sorry我覺得舊名有氣勢些,資深會被當玩偶,還有,疑似將兩辦定性為NGO(非政府組織)等等,種種劃爛時代的大動作,主子不先啟動,哪個食客敢獻計?估不到主子真這樣狠啊!所以,港官和建制派議員永遠顯得慢半拍,既非大智卻若愚,相當鬱悶無奈的。
到啟動了,只好幫閒吶喊助威,或改稿執生,或巧言解畫,或被批後知後覺去拉人。歷史上,孟嘗君的食客也如此,謂之「雞鳴狗盜」,故養不出頂尖人才。
看過某港產片,片中老闆一臉開誠布公,叫下屬提意見。有揣測老闆想沽名釣譽,便建議辦慈善搞好員工福利,老闆沒興趣。有建議極卑鄙但見效,老闆鐵青着臉不好意思採納。終於,有個可以實行的,說了大半,老闆打斷道:「且慢!我忽然諗到全新構思──」然後把馬仔想法挪作自己偉大發明,大家當然鼓掌附和叫好啦。西環眾生相,亦復如是嗎?
拍馬屁其實高危行業,尤其朝廷羅織罪名,港官議員不少受過前朝俸祿或是昔日民主派戰友的,細思極恐。三國時代,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作為曹家女婿的何晏見風駛舵,負責整理犯人名單。他首先填仇家進去,司馬懿嫌不夠。何晏填其他人進去,司馬懿嫌不夠。何晏唯有填朋友、同袍進去,司馬懿仍嫌不夠。何晏擲筆長嘆:「難道尚欠我?」司馬懿說:「正是。」
鳥盡弓藏,弓畢竟被好好收藏。兔死狗烹,獵犬就被煮來吃了。他們似弓嗎?抑或,烚熟狗頭,最後一併報答主子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