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最新調查顯示,本港逾七成市民從手機獲得資訊,顯示手機新聞平台已成為主流,當中《蘋果日報》移動版的讀者份額最高,即最多人經移動裝置應用程式(app)閱讀《蘋果》,有41.4%,反映《蘋果日報》成功轉型;《蘋果》印刷版和網上版同樣佔頗高份額,分別有21%和25.7%,總體閱讀率高達54.7%,四項數值均領先同業。
記者:袁楚雙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昨引用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於《明報》撰文分析本港報紙及網媒發展趨勢。他引用2006年至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市民看收費報紙的比例普遍下跌,只有《南華早報》逆流而上,看免費報紙的比例在2013年高𥧌後亦下跌,而看網上及手機新聞的比例則穩定上升。
反映轉型成功
調查又顯示,收費報紙方面,閱讀《蘋果日報》手機App的讀者份額,由2013年28.2%升至2019年佔41.4%,升幅最顯著,亦是所有手機新聞平台中最高,加上《蘋果》印刷版和網上版分別有21%和25.7%份額,總體閱讀率達54.7%。分析顯示《蘋果日報》是唯一成功轉型以手機版為先的傳媒,所以能在總體閱讀率上大幅領先。
調查指第二位《東方日報》,印刷、網上、手機版本讀者份額分別佔20.9%、11.1%、16.9%,總體閱讀率34.2%。第三位《明報》印刷、網上、手機版分別佔8%、5.5%和6.4%,總體閱讀率14.7%。兩者仍以印刷版比例略高。免費報紙方面,總體閱讀率最高是《頭條日報》,佔32.6%,第二位是《am730》佔19.4%。網上新聞平台「香港01」和「立場新聞」總體閱讀率分別為21%及19%。
蘇鑰機指手機看新聞已成為主流。從手機獲得資訊的讀者比例,由2013年約四成到,2019年升至超過七成,相信未來會升至八成或以上。近期疫症迫使大家減少外出,打擊印刷收費報的銷售,取閱免費報的人也減少,影響印刷報銷量。
《蘋果》總編輯羅偉光表示,感謝讀者支持,面對傳媒困難的經營環境,會投入資源精益求精做好內容。過去一年《蘋果》轉行訂閱制,希望可以爭取更多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