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健民指孫力軍將「3.17專案」升級擴大為「淨化港澳傳媒」行動公報私仇,打壓禁書出版行業。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之一林榮基認為,王案與書店事件「直頭兩回事」,「王與孫的轇轕可能真,但(與銅鑼灣書店)連帶關係十分牽強」,認為說法欠缺證據,反問怎會相信習近平會因為一份雜誌而綁架五人。
指跨境執法非新鮮事
林榮基指出,當局當年在審問過程中,從不提及涉及案件的訊息,「主要圍繞三個範疇,包括五人負責角色、郵寄名單的客戶背景、出版書籍的內容與可靠性」。涉案的辦公人員為中央專案小組,「但以我理解,(王健民)牽連書店是不成立的」。王聲稱2014年公安調查案件時曾跨境執法,林認為早非新鮮事,「唔止入侵,佢成間書店買起,乜資料都攞晒」。據報道,李波2015年失蹤前一個月,背景神秘、據稱「背後有大陸老闆」的男子陳顯誠已接手書店,並蒐集店內數千名內地客人資料。
雖然無法證實淨化港澳傳媒行動,但銅鑼灣書店事件造成的恐懼已成事實。林指出,涉及權鬥的八卦禁書出版減少一半以上。除政治恐懼,他相信也與八卦禁書逐步被淘汰有關,「內容大多抄來抄去、沒甚麼公信力,換個名又出另一本」。至於一般的政治書籍,香港出版最明顯的障礙來自印刷,「有風險佢哋唔會印」。
對於王健民的說法,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感震驚,相信報道一旦牽涉到內地高官權鬥或桃色醜聞,就算留港亦無法保障人身安全,加上近日中央對《基本法》22條的釋法,他擔心中央的行動不會局限於干預本港事務,而是漠視本港法律、跨境執法,進一步侵蝕自治權。他又斥港府至今仍未就銅鑼灣書店事件緝捕任何人,是變相縱容及助長內地部門跨境執法。據公開資料,銅鑼灣書店五人當年返港後均要求警方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