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人物】你執笠我開檔 廠佬創業sell靚料便當

【疫下人物】你執笠我開檔 廠佬創業sell靚料便當

【疫下人物】
武漢肺炎擊倒不少食肆,近日連大集團吉野家都有分店相繼欠租結業。有拉閘,就有開張。本為「廠佬」的中年男李崇軒(Jason)4月初創業,在荃灣賣便當,他對生意感到樂觀,「雖然肺炎肆虐,但租金下調, 加上多了人叫外賣,是做便當生意的好時機。」

當食肆紛紛告急拉閘或推出奇招自救,他卻創業跳入熱廚房。Jason笑言經營便當店是其夢想之一,故無懼疫情。小店主打亞洲菜式的便當,主力做荃灣工業區的外賣生意,醫護亦是其目標顧客,「其實半年前已有創業大計,2月時正式決定實行,主力想做醫護的午市生意。」他指不是湊巧疫情「食正條水」,而是日常生活中觀察到醫護膳食選擇少,便在醫護的facebook專頁落廣告,「加上有人放上網宣傳,便多了人認識我們,現時開業半個月已多了很多人認識,超出我們預期。」

今年38歲的Jason,從事紡織行業十多年,由成衣、內衣生意到出入口貿易都有涉獵,「年輕時因緣際會,熟人介紹下入行,一做便十多年,亦試過北上做生意。」九十年代未有淘寶,內地的製衣和出口業興旺,令他賺了第一桶金,「20歲出頭時做過成衣生意,試過有美國客人每個月都落200萬元的定單,那時都賺到錢,一個月15萬、20萬元的收入,算好景。」但隨着成本上漲,競爭激烈,不少工廠的製衣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等地,數年前他亦結束了內地的生意,回港發展,「以前覺得內地人工、租金便宜,但現在已不是這回事,之後再做過其他生意,都是損手離場。」近年在香港打工,生活算穩定,但人到中年,他更想轉行,「自小喜歡煮食,亦當過朋友的到會私廚,雖然親友評價好,但都想知如果在商業上,自己的廚藝可以走多遠,便放手一搏。」

小店一星期會轉一次菜單,上星期的菜單是(左起)日式牛肉飯、香煎鹽麴豚肉飯、香煎雞扒配特製葱油飯,價錢貼地,由40至50元不等。

Jason從設計商標到煮食,都是一人完成,有時不得不同時兼顧送外賣。

名店學師啟發 與同事互換食譜

兩年前,36歲的他才開始到名店學廚,燒鳥名店Yardbird、米芝蓮推介居酒屋Toritama的廚房,都留有他的蹤迹。「既然都是師徒制,自己又不是十八廿二,要學就要去名店學。在名店打工,一開始是自薦的。」回想起來,加入飲食業竟如找中學般要「敲門」,最難忘的,是Yardbird的求職經驗,「那時在Instagram傳簡訊求職,第一次敲門是不行的。不忿氣,第二次又去敲門、第三次又敲,結果現在的主廚Nick說他欣賞我,說我不放棄,便讓我試工。」一做便做了一年半,「30多歲才入行,和17、18歲的年輕同事相比,體力是有差別,由做生意轉去做廚房,起初都會不習慣。」讓他大開眼界的除了是串燒技藝,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廚房同事,「那時大家都有機會負責福食,有次台灣同事煮了正宗的滷肉飯,他立即向對方請教。他又會向我取沙嗲牛肉的食譜呢!」於是口袋內,多了幾份別人家鄉菜的食譜。

除了向同事偷師,他還學到對食材的執着,「便當食材,用的蔬菜都是早上到街市買,肉類都是進口貨,質素較穩定、健康。」豬肉用荷蘭急凍豬腩肉;雞扒用泰國無激素雞扒;牛肉用美國貨,成本較中國或巴西凍肉貴近三成,「荷蘭豬腩肉沒有豬羶味,用鹽麴醃一晚,脂肪便會變得爽彈。」煎鹽麴豚肉是小店開業初期最受歡迎的菜式,他又推出香煎雞扒配特製葱油,「泰國的無激素雞扒不會有腥味,簡單用黑椒、鹽醃已可,加上以乾葱、京葱和青葱秘製的葱油帶起香味。」米飯用日本越光珍珠米,而親子丼中的溫泉蛋都是日本蛋,可謂相當講究,不是一般茶餐廳食材。

為減低地球負擔,Jason選用成本較高的可降解竹漿餐盒。

食材都是優質進口貨,如雞扒便是用泰國無激素雞扒。

本地雞殼熬汁 「自己堅持的味道」

Jason對醬汁亦一絲不苟,「名店對醬汁嚴謹的做法都啟發了我,不是求其買雞汁回來便算。」他特製的雞汁,以本地雞殼熬製,製作歷時兩天,每星期會製作一批備用,大部份便當都會淋上雞汁,如親子丼和葱油雞扒飯。「煮汁的工夫多,煮完又要浸泡雞殼,令其出味,時間長,但這才是自己堅持的味道。」除了食材、醬汁,餐具也不馬虎,選用竹漿製可降解餐盒和匙羹,「發泡膠僅幾毛錢,環保餐盒要數元,成本較貴,但不想客人為地球增加負擔。」

雖然食材、餐具等認真講究,但便當賣40至50元,定價親民,靠的是便宜的租金成本,「初初創業,想由低成本做起,故不敢選擇地舖或整個舖位,便想到找共享廚房。」他現時租用荃灣一間社企的共享廚房,和四個團體共用近2,000呎的煮食空間,「月租兩萬元以下,較可接受,故將成本放到食材之上。」

太太Natalie支持丈夫的創業大計,更不時幫忙當facebook小編。

Jason想累積飲食經驗,故向名店自薦,三次敲門後終獲燒鳥名店Yardbird聘請。受訪者提供

一腳踢好滿足 老婆兼職小編

Jason事事親力親為,設計商標、購買食材、廚房煮食,都是一人完成,雖聘請了一個兼職送外賣,但有時亦要親身出動,「基本上one man band,收工後又要設計菜單等,坦白說是做足24小時。比起以前做生意,收入減少了,以前可能想買車,不用供就買到,現時買食材、器具都會諗過度過,但做飲食業就得到滿足感。」

太太黃潔晶(Natalie)亦支持丈夫的創業大計,每當空閒時,便會替他做「小編」,管理facebook專頁,「放假都會在廚房幫手做『生果部』,因為我喜歡吃生果!作為太太,我很支持先生轉行。人生去到30多歲,是他追求夢想的時候。飲食業很辛苦,但你會看到他每天都很有熱誠。」

即使疫情未遏,市道低落,Jason仍對生意前景感到樂觀,「起初預計日賣十多個便當,但現時一個午市都賣出40個,生意比開業時升了一倍。加上信仰關係,很多事交給神,所以不會擔心,還應該要樂觀面對吧!」

Facebook:We Serve Kitchen

記者:李美琪
攝影:徐浩軒、江耀榮

招牌特色雞翼親子丼$40
惹味雞翼配上日本溫泉蛋,加上特製雞汁,是人氣之選。

台式滷肉飯$50
每日新鮮滷製,滷肉入味好送飯,配上自家醃漬的日本大根,口感清新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