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華爾街】比特幣減產 前景如何?

【瞻前華爾街】比特幣減產 前景如何?

比特幣將在5月進行第三次減產,指挖礦產量減半,每當總數達到21萬個區塊後,挖礦獎勵便會減半。屆時挖礦獎勵會由12.5個比特幣減半至6.25個。2012及2016年減產時,曾刺激幣價翻倍,投機者今次必然滿有期待。

單從供求角度來看,比特幣減產必會推高價格,不過現實總比理論來得複雜,且今天市況亦與2012及2016年有所不同。當前比特幣的算力為歷史高位;對比上兩次減產,現時每個比特幣的挖掘成本已翻了幾倍。每次區塊獎勵減半,挖掘比特幣的生產成本也會攀升,由於第三次減產會把獎勵進一步減半,礦工或要靠賣出比特幣來作資金調轉,從而對市場造成沽壓。

預測歸預測,比特幣價格走向最關鍵還是要看礦工的反應。市場沽壓很大程度來自於礦工,因為他們要靠出售比特幣套現來維持礦機營運。礦工的角色是「只賣不買」,跟交易員「可買可賣」不同。觀乎前兩次減產經驗,比特幣價格要待減產完成11個月後才飆升。假設今次也一樣,那未來幾個月比特幣價格升幅將追不上挖礦生產成本的上漲,為礦工帶來壓力,並可能導致實力較弱的礦工被淘汰。這對市場來說可能是好事,因為財力雄厚的礦工未必需要出售比特幣,有助減輕市場沽壓。

看看其他虛擬幣對減產的反應,就知道幣價並非必升無疑,例如萊特幣(Litecoin),去年8月減產後,價格在4個月內下跌了近六成。較近期的有比特幣現金(BCH)和比特幣SV(BSV),前者減產後價格下調了近兩成,後者則跌逾13%,表明這次比特幣減產後不一定大升。時移勢易,頭兩次減產時比特幣以至整體虛擬幣市場尚未成熟,而這次減產將如何影響幣價仍是未知之數,值得大家密切注視。

Toby Wu
eToro亞洲高級分析師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