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
【本報訊】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最新研究顯示,本港武漢肺炎病毒即時繁殖率持續低於1,即一名病人傳染少於一人。有專家表示,若病毒即時繁殖率持續小於1,顯示本地感染會持續下跌;下月初限制社交距離措施屆滿時,政府可考慮放寬部份措施,但只要有輸入個案,仍會有本地爆發風險。
仍有本地爆發風險
根據港大研究,自4月起本港武漢肺炎病毒即時繁殖率小於1,之後數字持續下跌。武漢肺炎病毒基本繁殖率約為2,即每名病人在完全無公共衞生措施下,可將病毒傳染予兩個人;但計算地區文化、衞生措施等得出的即時繁殖率(Rt),數值高於1即代表每名病人可傳染多過一人;小於1即無法傳染予一人。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分部主任高本恩教授表示,病毒即時繁殖率最高是2月初為1.9,顯示現時病毒即時繁殖率已下跌;他相信社區不會有很多隱形病人,因現時已做很多測試。可能每10名受感染病人中,有一人需到醫院求醫,只要能測試每名入院而有武漢肺炎病徵病人,便會知道社區有多少潛在感染者。他指,若病毒即時繁殖率持續小於1,政府下月初可考慮放寬部份限制社交距離措施,但只要仍有輸入個案,香港仍有本地爆發的風險。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