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地震】
【本報訊】林鄭班子大換人,四名局長離任,但偏偏民望最低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有得留低。林鄭昨率領新班子會見傳媒時,三度被問為何不換走二人,林鄭一律避答,只稱政府選擇官員只有「用人唯才」一個原則。不過有學者分析,兩人有得留低,除了因北京未必關心民望,只想兩人為北京「賣命」,另一原因或因為難找繼任人,與才能無關。
記者:歐陽聯發
今次大換班中,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盛傳因反送中出現公務員黃絲及引致建制區選大敗,被北京問責下台,其實類似問責2015年傘運後也發生過,同樣是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為傘運被北京問責下台,但今次調動,被指要為反送中負最大責任、民望長期包尾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則逃過下台不用問責,引起社會不滿,質疑換人旨在跟北京指示而非民意。
換政治忠誠人選上場
林鄭昨於記者會上,三度被問為何不換走二人,包括問及李家超及鄭若驊為何不用為去年反修例事件問責下台,林鄭只表明不會評論離任官員的表現。最後一次追問,林鄭只重複撤換官員程序,並指政府「用人唯才」,整個記者會未答有關民望問題,便轉身離開。李家超昨日離開立法會時,被記者追問到他是一眾局長中民望最低,卻毋須被換走,如何體現問責精神,李家超拒絕回應:「我對呢啲報道係唔會評論」。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認為,民政事務局的定位其實包括灌輸意識形態,但抗爭在全港爆發,民政局長劉江華下台亦非無路可捉。綜觀所有換人,成名認為是要換上一班更政治忠誠的人選上場,例如民政局新局長徐英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均是民建聯成員。而新掌管制政及內地事務局局曾國衞,更是紀律部隊出身,服從性強。
他又指民望高低並非北京換人因素,以反修例事件為例,多場大型衝突觸發社會強烈反彈,專業團體包括大律師公會亦發聲明批評警方濫用暴力,但李家超一直用一副蔑視態度看待民意,說話亦不講道理。
律政司長難以代替
成名認為,北京留着李家超,一方面可以「有個官幫佢賣命」,二來是特區班子之中,尚未有合適人選去管理一眾紀律部隊。至於鄭若驊,有傳她早有離心,只是北京命令她繼續留任。成名指出律政司司長一職要有資深大律師資格,過往袁國強更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他相信要現時環境找一個有形象、有公信力,又願加入管治班子的人選,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