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案測試陰陽不定康復者或殘留病毒 出院標準研檢討

兩個案測試陰陽不定
康復者或殘留病毒 出院標準研檢討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暫時緩和,但社區隱形病人個案層出不窮。一名身為準醫生的醫學院學生在參加考試前發燒,測試一度初步呈陽性,經多次翻驗才呈陰性,懷疑他曾受感染,身帶殘餘病毒而不自知。另有一名確診病人在康復出院兩天後不適,病毒檢測又復陽,是本周內第二宗同類個案,醫管局正收集所有公立醫院武肺康復病人重新入院的數據,檢討確診病人出院的標準。
記者:麥志榮 陳沛冰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一名24歲港大醫科男生周二參加考試前被量到低燒,他到私家醫院接受武肺病毒檢測,初步呈陽性,被送到瑪麗醫院。私家醫院的檢測樣本送交衞生防護中心再驗,結果呈陰性。瑪麗醫院再為男生取樣檢測,首次結果不確定,覆驗呈陰性。由於兩次呈陰性,男生不列為確診或懷疑個案。

有武肺康復者前日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檢測,對病毒呈陽性反應。

準醫生疑被隱形病人傳染

張竹君指出,男生個案有兩種可能,一是檢測出現假陽性,亦有機會是他較早前已受感染,但無病徵而不自知,檢測驗到「殘留水尾」。由於他無外遊紀錄,當局會跟進曾與他一起吃飯的同學及朋友,了解是否有隱形病人傳染他。瑪麗醫院亦會為男生進行血清測試。她指「反映咗呢個病有啲咁嘅情況,有啲隱性傳播鏈喺社區入面,真係唔出奇,唔係一定可以搵到晒所有病例,所以社交距離係幾咁重要」。

據了解,港大男生在港怡醫院留下的深喉唾液樣本,呈弱陽性反應,但衞生署化驗卻是陰性。瑪麗醫院暫時不當男生為感染個案,但他仍需在隔離病房留醫,接受檢查。據悉該男生3月22日曾與一名英國朋友聚餐。

另外,再有確診病人在康復院後復陽。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已康復出院的第949號37歲女病人前天因呼吸困難及胸口不適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院方為她進行鼻咽及喉嚨分泌物檢測,對病毒呈陽性反應。劉指女病人曾於1至4月初外遊瑞典及芬蘭,4月8日回港後確診,並無病徵,因此首次入院沒服用任何抗病毒藥物,接受兩次檢測呈陰性後4月18日出院。她出院後一直住在尖沙嘴最佳盛品酒店。目前需進一步了解她是尚未痊癒、再度感染,還是驗到病毒殘餘。專家初步認為病人體內病毒水平低,估計是病毒殘餘的機會較高,社區傳染風險不高。但為謹慎起見,病人會繼續留院再做測試。

收集康復者重新入院數據

劉家獻稱醫管局正向各公立醫院收集已康復武肺病人重新入院的資料,分析他們是否有病徵,例如肚瀉等,將數據交醫管局的專家委員會詳細討論,研究需否檢討病人的出院標準。第496號17歲男病人本月7日康復出院後,前天自行到私院接受檢測呈陽性,是首宗本港確診病人在出院後復陽個案。第949號女病人已是第二宗復陽個案。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涉事女病人出現胸肺科病徵,除非醫生判斷有其他原因引致,否則或是病人體內病毒重新活躍所致,「幾肯定部份病人帶病毒時間比想像中長」,又指若病毒重新活躍,不排除病毒具傳染性,但料傳染性屬低。他建議醫管局為所有覆診的確診病人進行病毒檢測,減低社區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