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嫌公牛《The Last Dance》未夠喉「王朝系列」幫到你 - 仙道彬

天籃地北:嫌公牛《The Last Dance》未夠喉
「王朝系列」幫到你 - 仙道彬

前陣子又找回部卡式機,有時半夜找出陳年舊帶,重溫真實之聲。最近公牛的《The Last Dance》紀錄片上映,老球迷自然不勝歡喜,比起新一代,我們更記得比賽細節,某些鏡頭,縱使YouTube找不到,仍然清晰無比。好似正在寫的卡爾(Steve Kerr)和柏臣(John Paxson)文章,後者在1993年game 6射入關鍵三分,然後馬謝利(Dan Majerle)抱頭到叫暫停,太陽教練韋斯科爾(Paul Westphal)苦笑,最難忘是後備席上的Frank Johnson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全部都如高清bluray,一格一格烙印腦中。

那時娛樂極少,選擇不多,籃球迷總是珍惜一周一次的直播機會,錄下來看到錄影帶也花晒,仍然不捨得丟棄,是物質不豐,但精神滿足的年代。93年總決賽明珠台直播,旁述是劉勇和潘克廉,我甚至連他們的對白也背熟,例如MJ在咬香口膠,27年之後,我還記得潘sir就甚不喜歡,因為「會越咬越洩氣」。

所以看罷《The Last Dance》,大家總會找到連接到當年的回憶,年少搬家時狠心丟棄了幾箱錄影帶,入面盡是當年的籃球精華,自己cut的廣告、某些位因播得太多而有雪花及卡卡聲,都成回憶。長大後,公牛隊推出不同的精裝DVD,買了又買,可是太清的畫面,總是欠了種味道。不少喜歡打機的朋友,近日都有買如《Bio Hazard》或《Final Fantasy 7》的remake,畫面精緻了10倍有時反而破壞了想像,《FF 7》的Tifa不知何故變成妖媚更令人傷心。

畫面太清反欠味道

科技方便,當然也有好處,我們大概難以想像,沒有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日子,一些舊比賽可在網上點播,也方便重溫;有時在比賽前重看2001年總決賽game 1,或聽聽What time is it的公牛出場吶喊,不用熱身也熱血沸騰。

不少朋友看完《The Last Dance》意猶未盡,這陣子又因疫情而在家時間大增,問我有甚麼推介好看。比起網上隨處可見的精華,我還是推介大家多看全場的比賽,假如大家想多了解80、90年代的籃球,就更加要找全場比賽來看。

我硬碟中還有不少下載的全場比賽,之前和喬靖夫下午茶,他神神秘秘給了我一隻「手指」,我還以為是甚麼女優全集,原來是大量公牛隊的比賽。大家如果想多睇公牛,可以上網訂購一隻名為《NBA Dynasty Series: Chicago Bulls (The 1990s)》的DVD box set(圖),入面除了有六套公牛的紀錄片,還有多場公牛隊的完整比賽,包括91年對湖人的Game 5、92年對拓荒者的Game 1、93年對太陽的Game 6、96年對超音速的Game 6,以及97和98年對爵士的比賽等等。比賽精華,每每集中在得分好手身上,加上90年代的防守硬淨、得分較低,其他主力防守的藍領,又或輔助球員,能獲鏡頭眷顧的機會不多,加上三角戰術注重空間,球員走位拉開空間也經常被忽略,只有看全場比賽,才會明白更多奧妙。

記得當年是在HMV買入,大約是千多元左右,我逛了多次,才咬緊牙關買入,因為不是小數目,但看到今日就真是物超所值,因為看了沒有一千也有幾百次;有時在大電視重溫對太陽的比賽,還是如重回1993年。今日HMV早已不存,我也不知香港有何處何入手,但見網上還是可以訂購。除公牛以外,也有湖人、塞爾特人和紐約人等,不過當年在港,就只有湖人和塞爾特人有得買。說起HMV,當年漢口道的分店,真是逛足半日也不悶;可惜今日與卡式帶一樣,已成集體回憶。

仙道彬
熱愛睇波,更愛落場打波
http://www.facebook.com/sendoh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