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爭運動未畫句號,抗疫工作又尚未成功,民望長期集體低迷的林鄭月娥管治班子,昨突傳出大地震消息。四名現任局長將會被撤換或調職,近日捲入兩辦地位風波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率先被爆出被離任,以承擔「政治責任」,但其後傳他將平調為公務員事務局長,其空缺首度由「武官」、人境處長曾國衞接任。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也盛傳因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被撤換,由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民建聯成員徐英偉頂上。民主派及政治學者分析,今次調動反映北京對港將有更鷹派路線,甚至淪為槍桿子政權。
記者:陳珏明
政府高層昨在毫無先兆下突傳出人事變動消息,中午前先傳出近日捲入兩辦干預香港事務,結果鬧出兩辦是否受《基本法》規限及政府刪改新聞稿風波的政制局長聶德權,將會離職。由於他前天才為事件公開道歉,林鄭昨早更再次認錯,外界因而估計,聶是為近日越鬧越大的爭議承擔責任。不過之後再傳聶不會離開問責班子,而是平調公務員事務局長,現任局長羅智光被撤換。
曾國衞或有更多政治任務
官場大地震消息越滾越大,包括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民政局長劉江華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均被撤換,並分別由現任機電工程署長薛永恒、勞福局副局長徐英偉及金發局行政總監許正宇接替。
最令政圈意外的是,聶德權留下政制局長空缺,將首度由「武官」出任,由近期曾親自帶隊先後到日本及武漢,安排包機接回滯留港人的入境處長曾國衞出任,當時他的親力親為,已被視為是「考牌」為未來問鼎局長之位鋪路。政府消息稱,有關任命需待中央日內宣佈。
聶德權被調任,外界仍有不同猜測,消息人士稱,聶德權的「罪名」,除涉及近期風波外,更被指成為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失利的「代罪羔羊」,因為建制派向北京打小報告,不滿聶拒絕押後選舉,令建制派難逃大敗。料將接任的曾國衞,政圈中人不排除他會執行更多政治任務以顯忠誠,包括DQ民主派候選人,甚至必要時押後、取消9月立會選舉。
另一棄將劉江華,政圈也盛傳建制派區選大敗,劉未有運用民政局資源助建制打選戰,被建制派批民政局辦事不力、聯繫不足,加上他非林鄭屬意官員人選,表現被視為不及格,9月立法會選舉大戰當前,令北京決定易帥重建地區網絡,力圖避免令建制派連敗。綜觀人事變動,雖然屬民建聯的劉江華落馬,但預料變替的新局長中,徐英偉及許正宇均來自民建聯,令民建聯成為今次地震的大贏家。
議員憂慮國安法隨時啟動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指,現時盛傳的官場變動,例如以傳統上對中央最忠心的要員,即人境處長擔任政制局長,反映文官退場,武官進駐,淪為槍桿子政權,預計政府未來將以強硬手段對付不同政見人士,國安法亦隨時啟動。
科大社會科學系教授成名亦認同,新人事安排反映北京強硬路線會更強硬;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蔡子強分析,相信聶德權的調任並非因近日風波,主因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聶德權被建制派怪罪沒擱置選舉。紀律部隊強調紀律性,入境處出身的曾國衞相信服從性強,惟亦強調由紀律部隊出任政制局長是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