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線醫護抗疫裝備仍短缺,繼醫管局一再調低醫護裝備標準,連檢疫中心自願當值的醫療輔助隊成員亦被降低保護裝備。輔助隊昨發出內部通告,根據衞生署指引,隊員除非進行霧化醫護程序,否則不需佩戴N95口罩。有隊員質疑政府是因N95缺貨,才調低保護裝備標準。
隊員質疑缺貨
醫療輔助隊周一發出內部通告,據衞生防護中心指引,檢疫中心當值的隊員只需佩戴外科口罩及穿保護帽、面罩、保護衣和手套,如要進行霧化醫護程序,才配戴N95取代外科口罩;至於負責護送檢疫人士的護送隊隊員,則可佩戴N95口罩。曾在檢疫中心多次當值的隊員S先生批評,通告顯示衞生署降低保護裝備標準,以往每位隊員在進入檢疫中心當值前均要進行N95「fit test(面型配合測試)」,隊員進入檢疫中心的「危險區」,即需要接觸檢疫人士,以進行探熱、派發及收集深喉唾液樣本瓶等工作,其間佩戴N95口罩。
S先生表示,曾有衞生署人員要求檢疫中心當值的隊員轉用外科口罩,經隊員反對才作罷,未料現正式通告降低標準。他指隊員需近距離接觸可能成確診患者的檢疫人士,「我哋探熱都係好緊密嘅距離,耳探要拉住對方隻耳仔」。他炮轟政府庫房充裕,卻無法找到N95貨源,只調低標準應對,「如果醫療人員都失守,市民嘅性命更加危在旦夕」。曾多次在檢疫中心自願當值的他表明不會再到檢疫中心協助,「我唔會再去㗎喇,心灰意冷」。
醫療輔助隊表示,部隊一直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指引,要求執勤隊員適當穿防護裝備。衞生署稱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一直有就醫護人員及參與防疫工作的人員製訂個人防護裝備指引,當中亦會參照國際最新建議,適時調整指引內容,給予感染控制方面的建議。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