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獲利比例近四年新低康城表現遜色 將軍澳中心最賺錢

私樓獲利比例近四年新低
康城表現遜色 將軍澳中心最賺錢

【本報訊】本港樓市走勢慘被疫情蹂躪,今年首季整體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跌勢加劇。首季私宅轉手獲利的買賣登記,佔同期買賣比例97.5%,按季再跌0.7個百分點,更創15季新低,平均每宗成交只有74.5%賺幅,創12季新低,兩項數據都連跌三季。利嘉閣陳海潮認為,除非疫症受控,否則下季獲利比例將再跌穿97%水平,創16季新低。
記者:李嘉俊 朱連峰

今年首季錄得5,650宗私宅轉手獲利買賣登記,佔同期買賣比例97.5%,按季再跌0.7個百分點,連續三個季度回落;平均每宗私宅轉手獲利約74.5%,較去年第四季的約81.3%,再跌6.8個百分點,同樣連續回落三個季度。

代理:疫情影響浮現

利嘉閣列出十大首季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只有沙田第一城、美孚新邨、東涌愉景灣及將軍澳中心百分百獲利。當中尤以將軍澳中心獲利最多,平均每宗賺幅達122%。十大獲利屋苑中,將軍澳日出康城表現相對遜色,80宗買賣登記中77宗獲利,獲利比例為96.3%,平均每宗賺幅都最為遜色,只有61.1%。

利嘉閣陳海潮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浮現,對樓市構成壓力。他預料下季叫價難以進取,加上若個別業主因資金周轉問題而削價求售,將拖累獲利比例及平均每宗賺幅。除非疫情受控,否則下季私宅轉售獲利比率,恐繼2016年次季後再跌穿97%的水平,創16季新低,而賣樓平均每宗賺幅亦料進一步跌至約68%,創15季最少。

匯璽錄明賺實蝕成交

經濟前景悲觀,投資者持貨心態轉弱。新地(016)南昌站匯璽繼早前出現首間銀主盤後,市場剛錄第一宗暗蝕個案。香港置業馬泰陽表示,一名本地買家於2017年4月1日以「一約多伙」斥2,738.49萬元購入項目兩個兩房單位,分別是2A座高層C室及低層C室,實用同為543方呎。本月初「SSD」鬆綁後,業主先行放售低層單位,並減價至1,288萬元易手,呎價23,720元,屬屋苑首宗兩房二手成交。

雖然業主當年趕搭尾班車,透過首次置業人士身份,用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兩個單位,只須付樓價4.25%印花稅。今次沽出的兩房單位,當時買入價約1,236萬元,賬面升值僅4.2%,但計及釐印費及佣金等開支,料蝕使費離場。

此外,中原地產鍾國基表示,大埔淺月灣剛錄單號屋成交,實用1,896方呎,日前以1,888萬元易手,呎價9,958元。原業主2015年以2,344萬元購入單位,持貨五年,賬面蝕讓456萬元,連使費料損手約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