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限外國直接投資 香港有份

印度限外國直接投資 香港有份

【本報訊】印度宣佈外國的直接投資限制,以防包括中國在內的資金趁疫情期間,以賤價收購當地重要企業。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指出,有關限制對象連香港都包括,因當局認為來自香港或內地都沒有分別。經濟評論員羅家聰認為,事件反映外界對香港的認知正在改變,不相信香港的法制與內地真的有別,以及一些「港資」實為中共代理人。

憂中港資金沒分別

印度擔心,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當地企業或有向外資出售的壓力,故推出新政。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出,當局所憂慮的外資是中國資金,且由於認為香港和中國內地的資金沒有分別,因此將以同樣的方式審查來自兩地的投資流入。

事實上,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日前下調香港信貸評級,原因之一正是反映香港逐漸融入中國國家系統,自1997年回歸以來,中央正以更高調方式處理香港事務,更佐證這趨勢成立,香港與中國主權評級(A+)理應更接近。

印度政府的數據顯示,2000年4月至2019年12月,來自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3億美元,來自香港的投資為42億美元。中國駐新德里大使館周一批評,印度的做法有違自由公平貿易,並指中國對印度的累計投資超過80億美元,「中國投資推動印度產業發展」。

羅家聰指出,外國已逐漸清楚中資會利用香港公司的「牌頭」,到處收購基建類的戰略性業務,「一個城市入邊嘅公司,點會(有實力)買到國家基建?」更令人擔心的是,外資將連香港法制的獨立性也逐漸失去信任,日後未必如現時存放大筆資金,屆時或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