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總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今時今日,「眾樂樂」不行了,那個搞眾樂樂的酒吧東主判刑了。公共屋邨樓下十幾個街坊眾樂樂也被檢控了。為今之計,最好獨樂樂了。
但眾樂樂慣的人,獨食容易,獨樂則很外行,突然不能見人了,獨處如關禁閉,不少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了。這時候,就不妨請教一下中國歷史上最會享受生活的明朝人,看看如何到獨處之樂。
明朝人說:凡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高卧、勘方、經行、負暄、釣魚、對畫、漱泉、支杖、禮佛、嚐酒、晏坐、翻經、看山、臨帖、刻竹、餵鶴,皆一人獨享之樂。這裏面,是不是有些事情看不懂?看不懂不要緊,選看得懂的學學就是,比如「試茶」、「高卧」,喝口香茶,睡個懶覺總會吧,候月、聽雨、看山也會吧,心中閒散,呆呆的,靜候大自然變化,非常舒服。禮佛的人想必也不少,禮佛本來就是一個人的心靈自修,柴娃娃哄去佛堂,很容易出事。漱泉也不難,香港多山,山上有泉水,只要找個上游沒人洗腳放狗去處,接兩口泉水喝還是很清甜的。至於支杖,本來是支着拐杖出門蹓躂,現在我們可以將之當成行山,那就可以結合漱泉了。在香港,餵鶴是不現實的,但餵貓餵狗也不俗嘛!對畫、鼓琴、臨帖、刻竹、澆花、釣魚之類,全憑個人修養愛好,不用拉幫結派。如果什麼都做不來,那就多嚐點酒,醉了就高卧,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那就去武漢旅行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