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滙控積弱 長情股東:仍有三斤釘

【財經專題】滙控積弱 長情股東:仍有三斤釘

滙控(005)股價積弱,但有長情股東不願離棄,認為「爛船都有三斤釘」,究竟滙控仍有沒有這「三斤釘」?

一、資本豐厚。滙控資本儲備屬行業中較高水平,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14.7%,資本達1,239.66億美元(約9,669億港元)。根據法定資本要求,銀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底線為7%,意味滙控可另外釋出7.7個百分點的儲備,相當於650億美元(約5,070億元),以發行股本201.58億計,預算每股股息最高25港元,可派足六年。

財經評論員曾淵滄指出,滙豐近年出售大量海外資產後累積過剩資本,故有能力每年每股派息0.51美元並進行回購,「就算虧損都派到,等於切自己身上肥肉畀你」。他相信明年恢復派息機會很大。

二、散戶血肉長城。滙控是港人集體回憶,資深傳媒人鄭明仁持股超過30年:「我對滙豐真係有感情,係陪伴我哋成長嘅銀行。」他現持2萬股滙豐,從未沽過1股,一直作收息之用。他直指滙控「情意結」源於前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呼籲買股,而滙豐亦是陪伴港人成長的銀行,「我哋以前有個滙豐錢罌好高興。」

眼見股價拾級而下,鄭明仁稱:「對滙豐已死心,哀莫大於心死」,但始終仍然不捨得賣,堅稱未到緊急關頭都不會套現,將繼續採取「處變不驚,嵬然不動」的投資態度。

三、重組期盼。集團2月公佈三年目標,重中之重是要於2022年底前削減風險加權資產(RWA)超過1,000億美元,並將所得再作投資。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出,滙豐最大資產之一在於環球佈局,尤其中港兩地業務有一定優勢,「現時話放棄部份盈利能力弱嘅業務當然係好事」。投資角度而言,煞停派息造成的沽壓已告一段落,再下跌空間有限。雖然目前無利好因素推升股價,但至少有一定支持,「滙豐未衰到係爛船嘅,行得慢啲箒」。

滙控資本儲備仍屬行業中較高水平,而且有不少散戶不離不棄。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