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知道沒辦法贏,就選擇站在贏家那一邊。
這句話太殘酷,小朋友會聽不明白,本能上卻有可能身體力行。在父母是不是就吵架的環境中長大,小小孩子看在眼裏,聽在耳裏,被迫扮演評判的角色,究竟那一邊無理取鬧,那一邊有講道理,那一邊用字狠辣,那一邊拗不過就像小粉紅出征,不斷重複那幾句詛咒關鍵詞。因為早熟,功利心態就早早生根。
兩夫妻吵架會有所謂輸贏嗎?男女本來就有別,從來沒有平等過。妻子若是強悍如河東獅吼,丈夫大多會駁兩句嘴,就沈默不語,最可怕是忽然把憋了很多年的氣發出來,用肢體解決衝突。如果丈夫是強勢,脾氣又暴躁,那妻子頂撞一兩句,就會躲房裏,或走進廚房假裝在忙。是的,要兩邊都一言不讓,才會吵得起來,如今每個人都看得太多辯論與爭執,要吞聲忍氣沒那麼容易。
吵架由最初到最後,輸贏早就註定了,就是在家庭的權力結構中,站在頂端,即係經濟力量成為支柱那一方。而小朋友在兩個大人之間, 當沈默的評判久了,也會分出是與非,對與錯。
在這環境中長大的人,有幾個可能,第一,不希望重蹈覆轍,立志不要傷害到身邊任何人。第二,對是非黑白非常執着,對掌權者有着反抗的基因,看不過眼的事情,以前是家庭也就算了,長大後還要看暴政橫行?不。第三,唉,早早就明白,誰擁有經濟實力,誰就有話語權,輸贏不在道理,在實力,如果自己輸了,就站在贏家那一邊吧。
第一二個可能,只是以前父權社會時代才會有的故事,第三種可能,是我聽來的家庭悲歌。話說父親是個極權主義者,錢就是靠他賺,大男人主義卻沒大丈夫的本色,就只會欺負妻子,妻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唸過很多教育的書,上過很多小孩成長心理的課,所以吵架才會成立,因為擔心丈夫的無理會影響孩子成長,邊吵架邊留意着孩子的反應。可惜啊,早熟小孩,早就懂得看眉頭眼額,連家傭也有了分別心,丈夫一句吩咐,即刻飛奔聽命,自己使喚就冷着臉。至於這七歲小孩,漸漸看出有要求就往父親靠攏,吵架時,小孩看着自己時嘴角往上翹,一副瞧不起的神情,心都裂成碎片了。
別人家事管不了,安慰也是虛無的,將來的事也無法預測。我只是擔心,這小孩長大了,如果從政,就會加入民賤亂,如果在政府做到高層,就會變成邱騰華,如果從商,就會一面倒歌頌共產黨,如果沒什麼好做,也會盲目撐警。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