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利用Benford Law提防造數公司,收集數據須符合幾個條件,包括內裏的數據要看似隨機,而非有規律地分配,或設有上下限;如身份證號碼或電話號碼的號碼集合,便未必符合這定律。同時數據量要大,涵蓋範圍要夠闊。
出術者須不懂班佛定律
與不少金融現象一樣,Benford Law的效用,還視乎出術者本身不知道有這現象,否則在出術時大可將計就計,炮製遵從這定律的假數。有時要虛構收入,或只需修改一兩個數字,則Benford Law在眾多數據的噪音淹沒下,亦未必能偵測得到。
除了抽取第一個數字外,Benford Law其實亦適用於第二個數字,或開首幾個數目字;但計算略為繁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行製作。
根據瑞幸咖啡自爆,去年第二季起公司虛報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對比已公佈的第二及第三季總收入才只有24.5億元人民幣,便可知瑞幸賬目水份之多令人咋舌!這甚至未必是個別單一事件。我很好奇,如果拿所有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業績來做過集體Benford Law測試,結果會是怎樣的一幅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