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忙於抗疫,政權卻乘人之危,展開政治清算。15名民主派人士在警方的大搜捕中被拘控,控罪涉及去年反送中運動三場和理非遊行,包括170萬人參與的8.18維園「流水式」集會。民主派內各主要政黨及組織的領導人物都在被捕名單上,本港「民主之父」李柱銘也首次被告,他表示,為可以和被打壓的年輕抗爭者同行民主路感到驕傲。大搜捕亦已引起國際關注,認為是對一國兩制進一步打擊。
記者:麥志榮
警方在昨上午起兵分多路,上門到15人在全港各處的寓所作出拘捕,分別帶返附近警署。其中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不在家,下午他回家後被警員帶走。他與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及工黨副主席李卓人2月尾已被控去年8月31日於港島參與未經批准集結,今次是三人兩個月第二次被捕。
李柱銘:「舒服晒,咁多個月嚟見到咁好嘅青年俾佢捉去告,而我係無被告,個心過意唔去……我為我所作所為一啲冇後悔,我感到驕傲,終於有機會同一班優秀年輕人繼續行民主路。」
民主黨多位元老級人物昨亦被捕,除楊森外,還有創黨成員李柱銘、前主席何俊仁及葵青區議會主席單仲偕。81歲的李柱銘昨午約4時50分准以1,000元保釋離開中區警署。身為資深大律師的李柱銘以「舒服晒」形容首次成為被告,「咁多年咁多個月嚟,見到咁好嘅青年俾佢捉晒去告,而我係無被告,其實我個心係過意唔去,所以我可以做被告人,我為我所作所為一啲冇後悔,我感覺到驕傲,終於有機會同一班優秀嘅香港年輕人繼續行我哋呢條民主路」。
李柱銘與公民黨前法律界功能組別議員吳靄儀均屬首次被控,她昨晨不在家,下午3時自行到中區警署接受被捕。晚上保釋步出警署後,略帶倦容的她說:「我今年72歲第一次俾人控告,好多謝律師團隊今次幫我。喺呢個經驗裏面,我更加明白,被捕嘅人有律師幫手係好重要。」
吳靄儀:「當法治好危急嘅時候,你要walk out?抑或stand and fight?情勢越係惡劣,我哋就越要堅決咁為我哋嘅當事人辯護,為香港人爭取自由,我哋係唔可以放棄。」
吳靄儀亦質疑《公安條例》是否合理、合法及合乎人權的條例,然後說到香港的法治問題:「我覺得,如果你話法治已死,我哋就係放棄咗用法律服務去幫啲被告嘅人,呢個係絕對講唔通嘅。當法治好危急嘅時候,你要walk out?抑或stand and fight?呢個就係我哋法律界人士最重要嘅精神,個情勢越係惡劣,我哋就越要堅決咁為我哋嘅當事人辯護,為香港人爭取自由,我哋係唔可以放棄嘅,即使我哋心情係幾咁惡劣,我哋都唔能夠俾心情去蓋過咗我哋嘅責任。所謂法治係唔係已死,唔係最重要嘅討論,最重要嘅係我哋身為法律界人士,去用啲點樣嘅力量,喺呢個制度之下去保障香港人嘅人權同自由。」
社民連現任主席黃浩銘、副主席梁國雄及秘書長吳文遠均被捕。剛被控以大聲公襲警罪成的立法會前議員區諾軒亦再次被拘。其他被捕者包括工黨何秀蘭、支聯會秘書蔡耀昌、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
據港島總區刑事總部(行動)警司林穎濠昨在記者會上公佈,被捕人士涉去年8月18日、10月1日及 10月20日組織及參與在港島區及九龍區的未經批准集結,違反《公安條例》第17條。當中五人另涉嫌在去年9月3日、10月19日,即10.1及10.20兩次遊行前夕,宣佈以個人名義發起遊行,干犯公告未經批准的公眾遊行,合共58項控罪。案件將在5月18日在東區法院應訊。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拘捕遊行示威帶頭人士是要製造寒蟬效應。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說,政府趁財委會審議防疫抗疫基金進行大搜捕,是要作政治上的秋後算賬,反映政府無心抗疫。
警務處長鄧炳強昨晚不點名指摘李柱銘,指他作為資深法律界人士,竟鼓動年輕人犯法,應感到羞恥。「過往10個月,由最初掟磚到掟汽油彈,最尾用到真槍實彈,就係由於有人不停話畀年輕人聽,唔關你事,係人哋嘅錯」。
鄧炳強否認今次是政治打壓,作出拘捕是基於證據,一次過拘捕15人純因各人犯相同罪行,而蒐證及與律政司商討需時,選擇這時候採取行動與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與臨近6.12一周年無關。
大搜捕在國際間引起迴響,英國外交部、前港督彭定康及人權組織等都發表聲明關注事件。本港保安局回應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人可凌駕法律或犯法而不需面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