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美角力或蔓延至貨幣層面。新華社網站上周五晚發文,指數碼人民幣進入測試階段,測試地點之一是深圳;事件上周三已傳出風聲,據報有人用以繳納共產黨黨費等,並預期最快兩年後全國普及。惟去年10月已有輿論提及,數碼人幣與fb有意推出的數碼貨幣Libra一樣,或挑戰美元地位。
挑戰美元地位
新華社報道,當局僅選擇數個城市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涉及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和未來冬奧場景,但未有披露測試涉及哪方面應用。綜合澎湃等其他內媒網站資料,蘇州市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5月將以數碼人幣形式發放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而中行(3988)、農行(1288)、工行(1398)和建行(939)四大國有銀行會有所配合,本月內完成數碼人幣電子錢包安裝工作;阿里巴巴(9988)和騰訊(700)等有份成為試點參與者。
此外,網上流出農行就數碼貨幣錢包的應用介面截圖,顯示具備掃碼支付、滙款及收付款等功能。據報在人行牽頭下,各銀行內部正就落地場景等測試,有的已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納黨費等。
人行相關人員指,數碼人幣角色是替代流通中貨幣(M0),具可控匿名特性,數碼人幣體系完成頂層設和標準制定等工作,會堅持「雙層營運」。據報雙層營運即由人行發行數碼人幣,惟民間使用時,仍是透過國有和商業銀行體系的服務達致,數碼人幣與人幣現鈔等值兼具法償性。
fb去年亦試圖推Libra應市,惟遭部份美國國會議員指或挑戰美元地位,惟fb警告即使無Libra,中國央行數碼貨幣也將如此。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反指,Libra或成世界級超主權貨幣,中國會出招「自保」;Libra最終受阻未能應市,如今,數碼人幣卻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