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風險 外資恐加快撤走

分散風險 外資恐加快撤走

【本報訊】中國季度GDP增長「斷崖式」淪入倒退,有經濟學者認為,外界不只關注內地因停擺所致的經濟損失,更憂慮加速外資不願集中生產線於內地,對防疫社會風險重新評估;加上歐美本身經濟衰退及失業率高企,亦可能加速外資分散風險兼班資回朝救本土經濟的速度。若海外對華直接投資趨降,將進一步令內地經濟受壓。

美日擬予援助 引企業回流


經濟分析師羅家聰認為,海外對華直接投資涉長期資金投放,經武肺一役,在商言商,外資會考慮停產影響;加上本國失業高企,定單可能不止由內地分散至東盟,部份甚至可能回流本國,意味未來對華投資可能趨降。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年,中美矛盾只會升級。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疫情後外國對中國政策亦是危機之一,仇中及去中國化情緒會影響內地定單。事實上,多國正部署吸引企業回流。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上周公開批評,美國企業過份依賴中國,有必要在疫情後改變這種商業關係,建議華府2017年稅務改革的基礎上增加補貼,替從內地轉移生產線到美國的企業,百分百支付所有支出,可選擇在疫情後逐步推行。

美國盟友日本同在上周傳出風聲,《彭博》報道指日本政府在其網站公佈,會增加協助日資企業從中國回流的資助,涉資約2,200億日圓(約158.6億港元),也會預留235億日圓向由中國轉移至其他國家生產的日資企業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