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再改數據 死者暴增五成學者:似為緩解西方不滿

武漢再改數據 死者暴增五成
學者:似為緩解西方不滿

【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屢受西方質疑欠透明,武漢市昨突公佈修訂的疫情數據,把該市確診死亡人數大增1,290宗,總數升至3,869宗,較原來大幅增五成;但確診數僅上調0.65%至50,333宗。官方解釋是因疫情早期醫院超負荷致「遲報、漏報、誤報」,並有患者未入院便在家中病亡等。有香港傳染病專家形容,官方修訂數據粗疏,似出於緩解西方對華不滿而公佈。

武漢指疫情早期因醫療系統壓力大,故出現漏報和誤報。資料圖片

新華社報道,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確保疫情訊息數據準確,成立調查組核對各門診、醫院、隔離點等不同部門,昨通報截至本月16日經修訂的全市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該市原對外公佈確診為50,008例,扣除重複統計217例,補增遲報漏報542宗,累計確診為50,333宗;對外公佈死亡人數原為2,579人,扣除重複統計及其他病例164宗,補增1,454宗死亡個案,累計確診死亡人數修訂為3,869人,大增五成。

指醫療系統超負荷致漏報

當局解釋,疫情早期因病人激增,醫療系統超負荷,醫務人員忙於救治,故有遲報、漏報和誤報。此外,少數醫療機構未能及時與大疫情網上報訊息,有些死亡病例登記不全致誤報。當局強調「疫情數據背後是政府的公信力」,及時訂正數據「有利於疫情防控科學決策,也是對社會關切的回應」。外界關注當局用詞是「經確診」的死亡人數,不包括未入院或入院未確診就喪生者。

路透社指,有專家相信即使在其他國家,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也不能反映實際數字,因有病人未經檢測或送院就不治。

外交部指修訂屬國際慣例

香港中大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榮譽臨床副教授甘啟文對法新社稱,地方政府也許在通報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時,被賦予某些政治任務,「考慮到這些數字的粗疏,(武漢市)選擇這個時機(公佈),似乎可能是要在我們已看到高感染率和病死率下,嘗試緩解外國的憤怒和不信任」。

父親死於疫情的52歲武漢市民張先生認為,當局訂正數據也算「進步」:「我認識很多感染病人在家中死去,沒機會接受病毒測試,因此他們沒被納入官方統計;訂正數據表明,地方政府考慮到死者親屬提出的問題,這可給悲傷家庭帶來一些安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回應,指修訂數字是為確保準確性,亦是國際慣例,重申中方不容許有任何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