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黨國安全之名 - 區家麟

因黨國安全之名 - 區家麟

以「國家安全」之名,新一輪輿論攻勢鬥爭開始,尤以潛伏多時的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亮劍之言論引人注目。

其「電視講話」的架勢,猶如香港太上皇,對付香港異見者,有幾道利器,關鍵字包括:一,國家安全;二,法律;三,抗疫。

昇平盛世,自信得疫症傳遍地球也要求人家感恩,自命強國,卻似是危在旦夕,不停強調國家安全。歷史學家Timothy Snyder在《論暴政》一書借鑑納粹德國歷史,當權者抬出「恐怖主義」、強調「國家安全」時,要十分警惕,因為這就是暴政升級的狐狸尾巴。

「國家安全」,聽落天經地義,但首先要弄清楚你談的是什麼國家,是你國還是黨國?當軍隊聽黨指揮、傳媒姓黨、企業也快要姓黨,黨與國不分時,你保護的,是國家安全,還是黨的安全?這個關節點上,頭腦要清晰、用字當正確,不能自欺欺人。

「黨國安全」如何定義?翻開黨國所立的《國家安全法》,幾近無所不包。所謂「國家安全」,除了一般人理解的防範顛覆分裂,還滲入生活各層面,例如能源安全、食品供應安全、網絡安全,這些尚可理解;但「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統統都是黨國安全的範疇;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黨國安全,「國家安全」一出,從你的生活細節到思想信念自由,一一都可以橫刀宰割。

對黨國而言,法律是工具、是武器、是屠刀。駱惠寧謂,為了國家安全,有關法律「該制定的制定、該修改的修改、該激活的激活、該執行的執行」,意味着全方位以法治人,廿三條惡法將以不同方式捲土重來,法律武器庫琳瑯滿目,可以人大釋法、可以緊急法立法、又可以黨國安全之名大幅度降低DQ議員門檻。所謂「激活」,不介意自比殖民主義者,發掘早已長眠冰封的殖民地煽動惡法,挪為己用,以言入罪;所謂該執行的執行,意味法網無邊,大開中門,可告則告、濫告亂告,再抬出「反恐法」,十面埋伏,殲滅異己。

「同心抗疫」,也是天跌下來的法律工具,警察緊握食肆查牌與阻止聚集的律令,又怎會輕易放手。大家可以放長雙眼睇,疫情放緩後,四人限聚令將要放寬,放寬幅度只會足夠令企業勉強捱下去,政府會借勢以健康之名,繼續限聚,阻止大型集會,避免群聚力量凝聚。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黨國當然明瞭,你不反抗,如何有藉口壓迫?疫情過後,請扣緊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