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圈同哀:不滿足總硬推全華班揭精工寶路華散班之謎

球圈同哀:不滿足總硬推全華班
揭精工寶路華散班之謎

本地球壇班霸精工創辦人,寶路華班主黃創保日前在泰國病逝,相信勾起不少球迷的7、80年代足球全盛期的回憶,可惜兩大商業大軍在1984及86年先後退出,對球市造成嚴重打擊。兩強相繼解散原因眾說紛紜,有指黃創保與黃創山向來不滿足總體制,對足總堅決推行全華班尤其不滿,前足球評述員何鑑江(KK)及前南華總監梁守志同指,這是兩隊相繼退出的主因。
記者:曾雁平

精工在1970年參加丙組聯賽,72/73球季以勁旅姿態升到甲組,創立精工的黃創保在球隊升上甲組後淡出,由其弟黃創山領軍,橫掃本地球壇,黃創保名下的寶光實業,在76年收購美國寶路華錶廠,並決定組軍,從丙組起步,79/80球季升上甲組,當年對本地球壇帶來很大衝擊,並進一步推動球市。

本地資深足球評述員何鑑江昨表示寶路華升到甲組,再多一隊有實力球隊,是進一步帶起球市,他說:「當年除精工,還有加山及流浪亦有一定實力,南華不會一支獨秀,再加多隊有實力的球隊,自然帶起球市。」精工及寶路華組軍方針接近,同樣簽入本地一線華將,又不惜功本簽入高質外援,但寶路華始終較遲起步,整體實力遜於精工。

KK說:「兩位黃生同樣識搵人,亦知人善任;精工班主黃創山找來他的同學張遠任領隊;寶路華班主黃創保就邀請了英文報章記者的謝東尼全權管理球隊。不過,精工先踏足球圈,搵人上佔了先機,精工班底是精英中精英,當年好球員比較多,寶路華也簽入不少有好球員,只是落場差少少便是少少。」他指出,7、80年代沒有球員比得上胡國雄,寶路華的陳發枝雖好波,但與胡國雄比較還是有段距離。

傳黃創保不滿足總

黃創保與黃創山的搞波風格各異,前者為人低調,少與傳媒接觸,又無意踏入足總管理層,黃創山則有心想進入足總,希望為足總帶來更多思維,只是當年要入足總權力核心並不易,而他只出任港隊領隊,領軍創「五一九」的光輝歷史。回憶當年,梁守志認為黃創保確實對當年足總存有不滿,也有傳當年由左派操控的足總高層,不滿愉園多年未能挑戰兩大商業大軍,故提出逐步削援,當年足總高層在83年球季提出,之後真的逐步減少外援,至86/87球季實行全華班。

梁守志

何鑑江

球市即步入蕭條

何鑑江說:「有關精工與寶路華退出多原因有很多,當中兩隊做慣一哥二哥,但足總堅決逐步削減外援,實行全華班,當年10隊波,每隊七個外援,精工及寶路華少了外援,實力大減,兩兄弟自然對足總不滿,當年有人想給予機會銀禧球員接班,不過,當時沒可能有足夠華人球員頂替隊中的國腳級外援,實力差一截,賽事水平急跌,有心搞足球的班主,搞波要威,削援後好難搞,球迷大減,冇人睇,再好成績也沒有作用。」也有指黃創保的寶光業務轉差於是放棄投放資源。

梁守志指出,以他所知精工退出,因其公司失了精工錶的代理權,「山哥」有想過以其他隊名續戰,只是最後還是覺得散班是合選的選擇,而寶路華早一步退出與多年來成績也不及精工有關,其退出也來得比較突然。他說:「足總堅決實行全華班,可是有質素的兵源明顯不足,冇外援領軍,各隊實力也差好遠,全華班幾季,球市蕭條,少了八成球迷,好多精工忠實粉絲,隨精工退出,也不再看本地波。」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