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數千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而言,每年到北京出席兩會除了「商研國策、參政議政」外,因不少代表委員身為地方高官,赴京開兩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借機會到首都「拉關係、催項目、要錢」,若當局決定以視像方式開會,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大損失。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不論任何模式開會,都改變不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橡皮圖章」的本質。一切由中共先定,人大舉手通過。
劉銳紹︰仍是橡皮圖章
「坐埋一齊就係舉手,唔坐埋一齊就撳掣,效果完全沒有影響」,受影響的反而是一眾代表和委員。有多年兩會採訪經驗的劉指,很多代表委員到北京開兩會時,只忙着拉關係,這在視像溝通無法做到。
劉又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勞師動眾開兩會不太合適。尤其兩會開銷一直成謎;全國政協辦公廳2011至2016年部門決算報告,曾列全國政協會議支出,其中2016年花近7,308萬人民幣(約8,007萬港元)。而全國人大則未有公開數據,兩者相加估計最少破億。且兩會委員代表進京的路費由地方財政承擔。倘以視像形式舉行,可省一筆不小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