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競賽】美國國務院指控中國違反禁止進行核試驗的國際條約,去年密集地在新疆羅布泊秘密進行低當量的核試驗,並通過攔截來自國際組織監測站的數據,以隱藏核試驗。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美方的指控「子虛烏有」,又指美迄今未完成庫存化學武器銷毀,卻對他國軍備控制和防核擴散政策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根本沒有資格以裁判和法官自居」。
聯合國大會1996年9月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要求締約國承諾不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中美兩國當年都有簽署,但兩國至今仍未確認條約。美國務院公佈的《遵守軍備控制、不擴散和裁軍協議和承諾》報告摘要指,「2019年全年,中國在羅布泊的核武器試驗場保持高水平活動」。報告批評中國的核試驗活動缺乏透明,通過使用爆炸控制密室和在羅布泊進行大規模挖掘,頻繁地封鎖數據從國際監測系統流入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營運的國際數據中心。
核試欠透明 美英法關注
報告稱,美、英、法三國在各自的核武器試驗堅守「零當量」(指引爆核彈頭,但不引發連鎖反應的核試)標準,但中國過去一年秘密進行的核試驗,已惹來三國關注。報告又指中國沒有遵守2000年11月對美的承諾,不以任何方式幫助任何國家發展可用於運載核武器的彈道導彈,又對中國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報告提出質疑。
率先披露國務院報告內容的《華爾街日報》指,報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違反了條約的承諾,但過去幾年中國境內旨在檢測放射性物質排放和地震震動的監測站的數據傳輸受到干擾,引起了美方懷疑。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曾在特朗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軍備控制的官員莫里森(Tim Morrison)指,羅布泊試驗場的活動似乎顯示中國正在欺騙外界,「只有美國遵守承諾的話就不是軍備控制了」。
華斥捕風捉影雙重標準
不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發言人表示,雖然2018年曾出現過數據傳輸中斷的情況,但這是該組織與中方就啟用監測站的安排進行談判所致,而自去年9月起中國的數據傳輸幾乎沒有中斷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反駁,美方對中國的指摘完全是捕風捉影,反指美方制訂雙重標準。「近年來美方在《核態勢審議報告》中明確表示不會推動批准條約,甚至聲稱如確有必要將恢復地下核試驗。國際社會應該高度警惕美方這種危險動向,敦促美方改弦更張。」他強調中方一貫本着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義務和承諾,為維護國際軍控與防核擴散體系、維護國際和平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而美國在這問題上「根本沒有資格以裁判和法官自居」。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