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Rediscovered - 陶傑

歌神Rediscovered - 陶傑

歌神出山,哄動維港,復又因慘遭女特首欺身狎玩,強行代言,形象略受玷污,見者嘆息。

歌神勾起香港四面楚歌的歲月共鳴,其全集隱藏的豈止是大本土的香港社會學,主題精神,方方面面多樣,條條塊塊清晰,點、線、面、體,更哲學思想豐富。

首先,你若以為歌神一開口就是「六嬸三太公、大眾開枱啦面似蓮蓉」之低端人口搓麻將之粗俗,你就錯了。不但歌神的情歌:「黃葉眼前飄飄,露珠掛簾櫳」有李後主之淒怨;更有意境非常高絕的一面:「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只此兩句,勝過聽南懷瑾大師三日三夜的道家思想課程。

至於「天造之材,必有其用,壯志高飛,何必在夢中」,完全是老莊的「逍遙遊」加上「夢蝶」的神妙意境。

若以為阿Sam只懂得道家,你就錯了:「在世間飄泊,孤身彷似浮雲,心底裏每思親添百感。父母恩千丈,一心把我護蔭,有若明燈驅黑暗。」百行孝為先,阿Sam的歌曲,一條孔孟儒家倫理的主軸分明。

至於「錢錢錢錢」之「天才與白痴、你黐定我黐」,直擊佛家人性三大原罪「貪嗔癡」,聽罷此曲,更勝過讀完一冊妙法蓮華經。

不止儒佛道的正道,阿Sam旁有一個「婦女系列」:「尖沙咀Susie」、「十個女仔」、「日本娃娃」,顯示歌神眼中的女性主義論述(Feminism),兩家大學文化研究系裏的婦權講師論文題材,尚未開墾,可見學者之懶惰。

此外,阿Sam對於LBGT和Gender Studies,也早在八十年代啟蒙香港先聲。有一首歌叫「封佢做偶像」,內有一人物:「佢搽到滿身香、D指甲又吋半長、動作扭擰,態度似個姑娘,喜歡對鏡猛自我欣賞。」千里來龍、到此結穴:「人哋叫佢做基佬祥,佢總冇怕異相,由得你哋唱,抵封佢做偶像,呀哈!」阿Sam很早就提醒弱勢族群的存在,及其邊緣化的痛苦。

歌神作品大千萬象,繁博如莎士比亞全集,恢宏過曹雪芹的紅樓夢。既有紅學,武俠小說也有金學,周星馳的電影更進入哈佛大學,為何沒有一門Sam學?我覺得非常的不公平。

港大精英林鄭加一眾高官,勿只限於老來閉起眼睛、想着在Kong U二年級時看見的許冠傑螢幕上敞開兩顆鈕露出的那片胸肌意淫,若真有意,林鄭快撥款五千萬,給香港大學開一門三年文學士課程之「Sam學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