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自一月在香港爆發,教育局在農曆新年假期後宣佈因疫情停課,三月底更推出「限聚令」封閉所有康體設施。同時,疫情蔓延全球,幾乎各國體壇也陷入停擺。對於浸信會永隆中學16歲的女籃後衞陳樂如而言,疫情令學界賽季被腰斬,國際籃協(FIBA)的U16亞錦賽取消,這位中五生有感整個學年遭這場「庚子大疫」偷走 ,全年只剩一片空白。
記者/攝影:許嘉明
本港自去年六月起社會運動不絕,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多次在網上發出公告,「基於不明朗因素,以及顧及參加者安全問題」而取消賽事。好不容易等到局勢稍為緩和,港九區D1籃球在今年1月中旬「開快車」並在1周內完成決賽,惟新界仍有多區未能決出冠軍。隨着疫情越趨嚴重,學體會在3月3日宣佈腰斬賽季,樂如在今年屯門區女子A grade只完成三場分組賽,球季在沒有響起完場哨聲的情況下,戛然而止。香港在2003年爆發沙士,但疫情在暑假前受控,世衞在該年六月正式剔除香港疫區之名,同年10月出生的樂如未曾經歷沙士,她也坦承從未想過生活會受到疫情影響:「沙士係前車之鑒,香港正常對疫情有預防(措施),我冇諗過今年學界都係打咗三場就完咗。」
一夜間冇晒人生目標
永隆女籃在18/19球季創校史贏得精英賽季軍,惟今季陣容大變,主力中鋒「高妹」黃惠婷畢業離隊,得分好手關海珮則轉校至協恩中學,樂如原本希望今年領軍再闖精英賽力證身價,即使在停課初期仍跟教練林碧怡在街場鍛煉個人技術,希望增值自己。可惜疫情下所有學界賽事取消,樂如也慨嘆可惜:「高妹同海珮離開,對永隆係好大打擊。我喺中一到中四打精英賽,每年都有高妹鎮守籃底,唔需要擔心籃板,有海珮又唔使擔心衝搶同得分。不過我都會諗,如果冇咗佢哋,我會唔會帶領到隊波呢?」
得悉學界賽季提早完結,樂如坦承當下覺得晴天霹靂:「對中學生嚟講,學界真係好重要。」每個人對校園生活各有詮釋,有人埋首讀書、有人熱衷社際及班際活動、甚至有些人對學校沒太多感情。對樂如而言,中學的校園生活早已跟籃球劃上等號,「聖誕聯歡會撞精英賽,假期要練波,放學又係練波,我喺學校都係同女籃班人玩。對其他人嚟講,校園生活可能只係陸運會之類,做啲嘢唔會話好多元化。」即使旁人或會覺得晨操晚練的日子極度枯燥,但樂如依然樂在其中:「如果冇咗籃球,我一定唔會有𠵱家咁多姿多采嘅生活。」
疫情下,康文署轄下體育館、戶外硬地球場及健身室等康體設施全數關閉,樂如的生活也被扭轉:「我升上中學以來,都未試過有咁長時間休息,因好多時都要練波。𠵱家冇波練,比賽又停晒,成個人好似好空虛。」不能練習,留在家中也好像變得無所事事:「你唔可以出街,費事傳染人或者俾人傳染。你留喺屋企又冇理由拍波,會嘈親人,連街場都封埋,我真係唔知有咩可以做。」
為赴澳戰亞錦賽做兼職
從社會運動到武肺,樂如估計上學期(去年9月至今年1月)實際上課日子不足2個月。因為疫情,校園時光像上了鎖,樂如有感中五這一年像被武漢肺炎偷走:「始終時間冇咗就係冇咗,學界取消咗就係取消咗。之前話延期,你都仲可以等,但講埋取消,亞錦賽又取消埋,所有嘢都冇晒,好似呢一年係白過咁。」她續指:「可能你淨係講得出2020年有肺炎,但唔會講得出有咩經歷過。」樂如表示已減少外出避免受感染,人際關係也變得疏離:「你冇可能同朋友咁多接觸。𠵱家驚有事,又唔可以成日上人屋企,驚帶啲病毒上人屋企。」
除了「學界四大賽」取消,身為港青代表隊的樂如,原本在本月10日出征澳洲出戰亞錦賽,惟賽事同告取消,對樂如而言無疑是雙重打擊。她表示自己不曾去過「袋鼠國」,本身很期待跟一班同為03年出生的隊友出國,甚至為減輕家中經濟負擔,早前曾當兼職賺旅費:「𠵱家好多人失業,我屋企人都少咗嘢做,冇理由因我去澳洲而令佢哋咁大負擔,自己都出嚟(做兼職)幫補吓。」這班U16小將在三月仍有到街場打球及到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外跑斜坡練體能,但當樂如獲悉賽事取消後失望得落淚:「好突然。一朝瞓醒覺,就話因疫情而取消今次亞錦賽。好似有個目標畀你追,然後乜都冇晒。」
或重讀一年再考DSE
這場武肺令過去一切的理所當然,現在也變得蕩然無存。不論籃球或學業,樂如無奈指出只能繼續等待:「以前每一日都返學,唔會突然成個月都唔使返學。由一月停到𠵱家,都差唔多停咗2、3個月,仲長過暑假。好似成年都喺度等待緊唔知咩,好想疫情快啲完結。」以往中五生下學期已開始準備文憑試(DSE)及升學計劃,但停課下,中五這年學過甚麼?樂如也說不清楚。「𠵱家雖冇學返,但啲功課多到七日喺屋企都應付唔到。因你冇上堂聽過就唔明老師想要咩,好多嘢都甩晒。」只靠網上教學,難以令樂如明白課程內容,她更擔心以此狀態無法應付明年的DSE:「如果疫情一路嚴重,九月都未必開到學。」她補充,與其在準備不足情況下考公開試,倒不如重讀一年裝備自己。
珍惜熱血打波的隊友
樂如不諱言此刻讀書也為順利升學,延續自己籃球夢:「有時返學嘅目標,就係為咗打籃球。因為你唔返學就冇波打,同埋學生運動員嘅首要身份係學生,都要讀書。」這位中五射手異常眼淺,但籃球卻令她找到自信並變得堅強:「假如冇咗籃球,我一定好頹廢,同埋零目標。」樂如表示,希望大學能升讀體育相關的學系,「因為想讀番自己鍾意嘅嘢。」大專院校設有運動員獎學金計劃,雖然亞錦賽因疫情取消,但樂如已入選香港代表隊大單名單,故其港青資格應獲認可。
縱使一切計劃被疫情打亂,但接二連三的打擊卻未有削弱樂如對籃球的熱誠:「當你踏足社會,可能唔會有一班人同你咁熱血打波。好似練U16咁,大家口講『好攰,唔想練』,但落到場,大家會提起精神做足每樣嘢,就算俾人鬧都好,都會認真聽教練講嘢。」2020年,像是個福禍難料的年份,但樂如對籃球不服輸的精神,對應付疫情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