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紐時》登廣告反擊譚德塞WHO辯稱保持交流 台轟七成會議被拒

民眾《紐時》登廣告反擊譚德塞
WHO辯稱保持交流 台轟七成會議被拒

【世衞危機】抗疫備受肯定的台灣,與世衞的政治角力持續。日前台灣民眾發起眾籌,在美國《紐約時報》登全版廣告反擊世衞總幹事譚德塞,提到台灣被世衞拒於門外。WHO大動作列出13點反駁,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台灣衞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不過台灣當局轟說法片面,過去申請技術會議高達七成被拒,呼籲WHO盡快邀台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今年世界衞生大會(WHA)。

台灣民間眾籌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宣揚被WHO拒於門外的台灣「能幫忙」。

在蔡英文(中)領導下,台灣成功抗疫。資料圖片

台外交部官員陳龍錦反駁WHO,指台灣參與空間相當有限。

太平洋島國帛琉、圖瓦魯、馬紹爾群島與瑙魯獲台灣捐贈口罩。路透社

由YouTuber阿滴和設計師聶永真等人發起的廣告以黑白為底色,上半部以WHO英文簡寫表達「誰」,提出「WHO can help?」(誰能幫忙),下半部回答Taiwan(台灣)。設計師在版面上以洞口隱喻世衞因反應遲緩和政治因素導致防疫缺口,而台灣雖被孤立在組織之外,卻以實際行動提供支援。

面對台灣的指控,WHO發言人亞薩雷維奇(Tarik Jasarevic)回覆台灣中央社,提出13點稱台灣與WHO多年來保持技術交流──包括去年台灣專家受邀九次WHO技術會議;台灣有國際衞生條例(IHR)構架下的聯繫窗口接收資訊;雙方也可透過WHO在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的聯絡點處理問題。在應對今年疫情方面,台灣也有專家參加1月成立的交流系統、2月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

2017年起沒受邀出席大會

不過台駐日內瓦辦事處反駁,台灣只能極為有限參與幾項WHO會議或活動,形容狀況不理想,批評WHO以片面資訊誤導外界。台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陳龍錦解釋,台灣2017年起未再受邀出席WHA大會;台灣自2009年至2019年間,申請參與187場WHO技術性會議,不但每次申請時間冗長,且被拒率高達七成(130場)、只受邀參加57場,WHO也多未告知拒絕原因。

另外,台灣所在地區屬WHO西太平洋區署(WPRO)負責,但WPRO拒絕與台灣聯繫,也未曾提供任何區內的公共衞生資訊。台外交部認為,世衞至今無法秉持中立,在疫情報告中仍將台灣納入中國疫區,「與台灣完整參與世衞有很長距離」。

擬爭取成為正式會員

世衞因「一個中國」原則不准台灣參與世衞會議,有學者建議台灣應將肺炎疫情危機化為轉機,爭取成為世衞正式會員。台北醫學大學全球衞生學程主任邱亞文指出,即使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仍能依照WHO憲章提出申請,至少要爭取成為觀察員。

國際上也有聲音支持台灣,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昨表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因WHO在處理國際衞生議題上,不應造成有地理上的空白。熟悉兩岸關係的《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John Pomfret)也發表評論文章,要求WHO別再將政治置於公共衞生上,應立刻讓台灣加入WHO。
中央社/台灣蘋果新聞網